敬业是什么?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答案。
在年初的战“疫”中,它是医护人员逆向而行、不畏生死;是防控人员坚守岗位、守卫安宁;是新闻记者奔赴一线、记录真实;是党员干部下沉基层、恪尽职守……
今天下午,由杭州市社科联(院)主办的“我们的价值观”主题词——“敬业”主题研讨会在杭州市党群服务中心召开。来自省内高校的专家学者及投身战“疫”一线的援鄂医护人员和基层工作者代表们齐聚一堂,围绕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展现出的敬业精神、奉献情怀展开现场交流和探讨。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浙江工商大学社会治理研究所主任马良表示,敬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吻合,而推进敬业精神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工程。
马良认为,只有在社会性环境中推动就业机会、就业过程和就业结果平等性,才能有效促进敬业精神在社会层面的形成。例如出台及优化促进就业平等的社会政策,在政策正确的引导之下解决劳资关系的矛盾,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等,同时不忘弘扬敬业的先行榜样,达成良好的社会学习状态。
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讲师郭伟玲表示,年初的疫情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场“大考”,她深刻地感受到了以责任为基础的敬业精神的重要性。为了应对特殊时期的教学新模式,学校领导、教务、技术、后勤等部门,教学单位、课程老师等教学个体都立足自己的岗位,坚守自己的职责,竭尽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对教研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职业负责,进而对社会负责。
“其实每一个人在其中既是命运共同体,也是责任共同体,站好自己的岗位,才能让敬业勤业乐业成为共同的职业价值观。” 郭伟玲说。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中医师梁斌向大家汇报了他52天的援鄂抗疫经历和心路历程。作为浙江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第二批出征队员以及杭州市医疗队队长,他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无畏精神驰援武汉并圆满完成了抗疫任务。
“武汉是英雄的城市,中华民族是坚强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人民,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一定会取得这场抗疫战争的伟大胜利。” 梁斌说,而自己身为医务工作者,终将不辱使命,不忘初心,爱岗敬业,为人民的健康事业而不懈奋斗!
来自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感染科的主管护师李珍,在现场也和大家分享了她作为杭州市第三批支援武汉的医疗队成员参与抗疫的故事。在物资人力紧缺的高压情况下,面对严峻的疫情及复杂的环境,医疗队秉承着“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切实地关注每位患者生理、心理上的各种需求,以细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融入驰援行动中,帮助病人恢复,最终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并实现了医护人员“零感染”。她说,援鄂的52天里,自己和其他医护人员成为了武汉病人的“精神支柱”。
“南丁格尔曾说过一句名言‘护理是一门艺术。’而在这次驰援武汉的过程中,我们不单单是病人们的护士,还是他们的清洁工、护工……我们用最真诚的护理赢得了他们的心。”李珍说,安岗敬业让她“此生无悔入护理”。
江干区笕桥街道天新社区书记、主任张叶平在现场发言时说,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有八成外地住户的天新社区本是全市风险最高的社区之一,但从大年三十开始,通过社区工作人员、部门干部、社区党员、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的众志成城、尽心尽职,实现了全社区3000多人“零感染”“零疑似病例”的佳绩。
“这个过程中,有的社工留年幼的孩子独自在家,她自己则睡在社区老年活动室,起早贪黑忙碌在防疫一线;有的干部下沉到我们社区,不分昼夜地为帮忙分担站岗、送外卖、守护全社区500多名隔离人员的平安。” 张叶平说,这些敬业精神也感动了社区居民,越来越多志愿者加入到了社区的战“疫”中来,68名志愿者里既有70多岁的老党员,也有19岁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