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在3D应用做点击拾取,首先要将屏幕坐标系转化成ndc坐标系,这时候得到ndc的xy坐标,由于2d屏幕并没有z值所以,屏幕点转化成3d坐标的z可以随意取值,一般取0.5(z在-1到1之间
function fromSreenToNdc(x, y, container) { return { x: x / container.offsetWidth * 2 - 1, y: -y / container.offsetHeight * 2 + 1, z: 1 }; } function fromNdcToScreen(x, y, container) { return { x: (x + 1) / 2 * container.offsetWidth, y: (1 - y) / 2 * container.offsetHeight }; }
然后将ndc坐标转化成3D坐标: ndc = P * MV * Vec4 Vec4 = MV-1 * P -1 * ndc 这个过程在Three中的Vector3类中已经有实现:
unproject: function () { var matrix = new Matrix4(); return function unproject( camera ) { matrix.multiplyMatrices( camera.matrixWorld, matrix.getInverse( camera.projectionMatrix ) ); return this.applyMatrix4( matrix ); }; }(),
将得到的3d点与相机位置结合起来做一条射线,分别与场景中的物体进行碰撞检测。首先与物体的外包球进行相交性检测,与球不相交的排除,与球相交的保存进入下一步处理。将所有外包球与射线相交的物体按照距离相机远近进行排序,然后将射线与组成物体的三角形做相交性检测。求出相交物体。当然这个过程也由Three中的RayCaster做了封装,使用起来很简单:
mouse.x = ndcPos.x; mouse.y = ndcPos.y; this.raycaster.setFromCamera(mouse, camera); var intersects = this.raycaster.intersectObjects(this._getIntersectMeshes(floor, zoom), true);
5、性能优化
随着场景中的物体越来越多,绘制过程越来越耗时,导致手机端几乎无法使用。
在图形学里面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叫“one draw all”一次绘制,也就是说调用绘图api的次数越少,性能越高。比如canvas中的fillRect、fillText等,webgl中的drawElements、drawArrays;所以这里的解决方案是对相同样式的物体,把它们的侧面和顶面统一放到一个BufferGeometry中。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绘图api的调用次数,极大的提升渲染性能。
这样解决了渲染性能问题,然而带来了另一个问题,现在是吧所有样式相同的面放在一个BufferGeometry中(我们称为样式图形),那么在面点击时候就无法单独判断出到底是哪个物体(我们称为物体图形)被选中,也就无法对这个物体进行高亮缩放处理。我的处理方式是,把所有的物体单独生成物体图形保存在内存中,做面点击的时候用这部分数据来做相交性检测。对于选中物体后的高亮缩放处理,首先把样式面中相应部分裁减掉,然后把选中的物体图形加入到场景中,对它进行缩放高亮处理。裁剪方法是,记录每个物体在样式图形中的其实索引位置,在需要裁切时候将这部分索引制零。在需要恢复的地方在把这部分索引恢复成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