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Linux上构建 RAID 10阵列

RAID 10阵列(又名RAID 1+0 或先镜像后分区)通过结合RAID 0 (读写操作在多个磁盘上同时并行执行)和RAID 1(数据被完全相同地写入到两个或更多的磁盘)两者的特点实现高性能和高容错性的磁盘I/O。

这篇文章会指导你如何使用五块相同的8GB磁盘来组成一个软件RAID 10阵列。因为组成一个RAID 10阵列至少需要4块磁盘(比如,两个镜像各有一对分区组合),而且需要添加一块额外的备用磁盘以防某块主要的磁盘出错。本文也会分享一些工具,在稍后用来分析RAID阵列的性能。

注意RAID 10的优缺点和其它分区方法(在不同大小的磁盘和文件系统上)的内容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

如何在Linux上构建 RAID 10阵列

Debian软RAID安装笔记 - 使用mdadm安装RAID1

常用RAID技术介绍以及示例演示(多图)

Linux实现最常用的磁盘阵列-- RAID5

RAID0+1和RAID5的性能测试结果

Linux入门教程:磁盘阵列(RAID)

Raid 10 阵列如何工作?

如果你需要实现一种支持I/O密集操作(比如数据库、电子邮件或web服务器)的存储解决方案,RAID 10就是你需要的。来看看为什么这么说,请看下图。

如何在Linux上构建 RAID 10阵列

上图中的文件由A、B、C、D、E和F六种块组成,每一个RAID 1镜像对(如镜像1和2)在两个磁盘上复制相同的块。在这样的配置下,写操作性能会因为每个块需要写入两次而下降,每个磁盘各一次;而读操作与从单块磁盘中读取相比并未发生改变。不过这种配置的好处是除非一个镜像中有超过一块的磁盘故障,否则都能保持冗余以维持正常的磁盘I/O操作。

RAID 0的分区通过将数据划分到不同的块,然后执行同时将块A写入镜像1、将块B写入镜像2(以此类推)的并行操作以提高整体的读写性能。在另一方面,没有任何一个镜像包含构成主存的数据片的全部信息。这就意味着如果其中一个镜像故障,那么整个RAID 0组件将无法正常工作,数据将遭受不可恢复的损失。

建立RAID 10阵列

有两种建立RAID 10阵列的可行方案:复杂法(一步完成)和嵌套法(先创建两个或更多的RAID 1阵列,然后使用它们组成RAID 0)。本文会讲述复杂法创建RAID 10阵列的过程,因为这种方法能够使用偶数或奇数个磁盘去创建阵列,而且能以单个RAID设备的形式被管理,而嵌套法则恰恰相反(只允许偶数个磁盘,必须以嵌套设备的形式被管理,即分开管理RAID 1和RAID 0)。

假设你的机器已经安装mdadm,并运行着相应的守护进程,细节参见这篇文章

Debian软Raid安装笔记 - 使用mdadm安装raid1

Linux软阵列 用mdadm做RAID实验

也假设每个磁盘上已经划分出一个主分区sd[bcdef]1 (LCTT 译注:共计五块磁盘,这里是从sdb - sdf)。使用命令:

ls -l /dev | grep sd[bcdef]

查看到的输出应该如下所示:

如何在Linux上构建 RAID 10阵列

然后使用下面的命令创建一个RAID 10阵列(LCTT 译注:使用了四块磁盘 bcde 创建):

# mdadm --create --verbose /dev/md0 --level=10 --raid-devices=4 /dev/sd[bcde]1 --spare-devices=1 /dev/sdf1

当阵列创建完毕后(最多花费几分钟),执行命令

# mdadm --detail /dev/md0

的输出应如下所示:

如何在Linux上构建 RAID 10阵列

在更进一步之前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Used Dev Space表示阵列所使用的每一块磁盘的容量。

Array Size表示阵列的整体大小。RAID 10阵列的大小通过(N*C)/M计算,其中N是活跃磁盘的数目,C是每个活跃磁盘的容量,M是每一个镜像中磁盘的数目。在本文的情形下,这个值等于(4*8GiB)/2 = 16GiB。

Layout是整个数据布局的详细信息。可能的布局数值如下所示。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1d1ad627c8df81846ee14f65ce0a4c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