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走得磕磕绊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在制度层面上做好现代化必然要求的各种准备,造成了许多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现代化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清除了现代化之路上的各种羁绊,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汲取了本国和其他国家推进现代化的经验教训,赋予社会主义更加丰富厚重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内涵,开创并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此,传统社会主义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得以消除,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弊端得以有效避免,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的常见失误难以出现,社会主义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为妥善处理现代化进程中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上形成了一整套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制度机制。在治理理念上,坚持在发展中保持稳定、以稳定保障更好发展;在经济建设上,强调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在政治建设上,既汲取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又注重保持“底线思维”和“战略定力”;在文化建设上,既对世界各国文化保持开放态度,又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在社会建设上,既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又注重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同时也注重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等等。这一整套符合国情的、行之有效的治国理政方案,有助于中国的发展,同时又有助于平衡和协调各种利益关系。
妥善处理“开放与自主”的难题
开放与自主的关系问题,是现代化建设中一个微妙而复杂的问题。封闭难以发展,开放难以自主,是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普遍难题。二战以后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历程表明,一个国家要想发展,必须实施对外开放。但是开放又可能蕴藏着丧失发展自主性的风险。这种风险,既可以表现为金融、货币、财政政策等的自主制定权的丧失,也可以表现为支柱产业、关系国计民生的事业的自主控制权的丧失,甚至还可以表现为内政和外交政策自主权的丧失。事实证明,一旦丧失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主权,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将不可避免地走向畸形,极易成为大国的附庸,陷入严重的发展困境。
中国共产党认定,关起门来搞建设注定不能成功,因而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启动之始,中国共产党就坚定不移实施对外开放,并且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开放主要表现为引进外部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以大幅度快速提升国内的生产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开放主要表现为深度融入国际经济格局,并在其中释放中国的优势。2012年以来,开放主要表现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特别是主动从战略上谋划对外开放,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将对外开放提升到了新的更高水平。从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可以看出,对外开放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开放带来先进要素,也会带来一些压力,比如,发达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在渗透中带来的压力等。对于压力处理不当,甚至可能会有“变质”“变色”的危险。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国家来说都是巨大挑战,必须予以妥善应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实际上,中国的对外开放,与其他一些国家明显不同的一个特点,就是中国在对外开放中牢牢把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主权,没有因为开放而丧失这种自主权。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认识到了丧失经济社会发展自主性的危险,并将这个问题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从而在实行对外开放的同时牢牢把握了发展自主性。而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能够避免西方政党间相互倾轧的乱象,形成强大的社会整合力量,始终掌控着对外开放的大局,始终坚守着自主发展的底线;根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其他各种重要制度所形成的制度体系,有效保障了国家主权安全,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壮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