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拼多多一路飞奔的时候,或许让人们看到的是社交电商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潜能。这是社交电商之所以会在移动互联网的后半程受到人们诸多关注的根本原因所在。各式各样的社交电商平台开始出现,甚至就连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巨头都创立了自己的社交电商子品牌。仔细分析人们对于社交电商的追捧,我们就会发现,之所以会有如此多的玩家投身到社交电商的洪流里,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他们对于流量深深的执念。
对于创业者们来讲,他们想要用社交电商的流量红利来继续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从而延续在互联网时代屡试不爽的商业模式;对于头部的电商巨头们来讲,他们则是想要用社交电商来激活日渐沉寂的流量,在资本市场上有新的故事可以讲,在业务上有新的突破可以做。正是因为如此,社交电商成为电商时代落幕大背景下炙手可热的领域。
然而,人们对于社交电商的理解依然没有摆脱互联网的牵绊,仅仅只是把流量当成是社交电商发展安身立命的要素,最终,所谓的社交电商变成了一个流量买卖的代名词。对于社交电商的这种简单且肤浅的认识,最终决定了它并不会走得太远,一旦玩家们对它的兴趣下降,社交电商便成为昙花一现的资本游戏。因此,诞生于流量思维之上的社交电商最终还是受困在了流量之上,所谓的颠覆和创新都变成了故事剧本。
以流量为准绳,社交电商注定不会长久
尽管人们对社交电商提出了诸多模式,构建了很多平台,但是,他们的发展始终都跳不出流量的牵绊。当流量不再是一门好生意的时候,我们依然固执地将流量看成是发展的唯一准绳,社交电商注定不会长久。
流量至上,让人们忽略了社交电商的本质奥义。在我看来,社交电商的想象空间决不在于流量本身,而是在于它对行业的深度改造上。说得直接一些,社交电商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度去中间化。当社交电商的所谓的创新点仅仅只是局限在不断的去中间化,然后再去用去中间化获得流量的时候,所谓的社交电商其实与其他的互联网模式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社交电商的本质奥义决不仅仅只是为了获得流量,收割流量,它的根本意义在于对行业的深度改造以及深度改造带来的新发展机会。然而,改造行业本身对于社交电商的玩家们来讲其实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事情,而且它也不会像获取流量这样的简单和快速。所以,我们看到的那么多的所谓的社交电商的创新,说到底还是为了更加快捷、更加高效地获取流量。
在流量见顶的大背景下,当社交电商的本质奥义变成了流量本身,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它的生命周期不会太长。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看到了有那么多的社交电商平台开始一个个“现出原形”,就连以淘集集为代表的头部社交电商平台都无可幸免。简单地以流量为终极追求,无法给社交电商带来长久的发展。一旦流量红利不再,社交电商又将重头开始。
流量早已不再是那个流量,以流量为准绳的社交电商早已失焦。在经历了PC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双重洗礼之后,人们的生活早已与互联网紧密联系在了一起。对于互联网的产品和商业模式,人们早已不再那样单纯、直接地选择接受,而是变得更加客观、理性。流量的特质早就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流量早已不再是那个流量。
相对于互联网早期,人们的消费已经升级,并且不断被事实所证明。对产品体验的新需求、对产品质量的新需求、对消费方式的新需求都是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诞生的。社交电商则是在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在看待流量本身,它所销售的产品多半是未经升级的库存产品。对于消费升级的无视,最终让社交电商本身早已失焦。
这个时候,所谓的社交电商仅仅只是变成了一个以流量为剧本的游戏,但是,它又对消费升级缺少一个直接的认识,最后社交电商就变成了收割用户。当社交电商无法再给自身带来新流量,而留存用户又缺少新产品的刺激时,以流量为准绳的社交电商其实早就已经开始落幕。
流量本身早已透支,社交电商不再一呼百应。经过了渠道下沉、平台下沉等一系列的下沉动作之后,整个市场当中的流量早已透支。看看不断增高的获客成本,看看不断失效的运营方式,其实都在告诉我们流量本身其实早就已经透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