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沙8月19日电 题:湖南怀化:打通“最初一公里” 破解扶贫物流难
新华社记者周勉、刘芳洲
“黄桃熟了,想吃的朋友快下单!”一段文案加上一段画面有点抖的视频,是64岁的果农蒋人德在朋友圈打的一则最新广告。家住湖南怀化洪江市太平乡老屋背村的他去年脱了贫,网络为他的水果打开了市场,而家门口的快递站点,则为他打通了物流渠道。
“以前是挑着担子到城里去卖,一次最多卖出几十斤,现在我送到‘家门’这里,最远卖到北京,这个星期已经卖出2000斤黄桃了。”蒋人德口中的“家门”,指的是洪江森橙农易达电商物流有限公司太平乡站点的店主蒋小勤,两人都是“蒋家人”。接到订单后,蒋人德只需步行10分钟,就能到站点把水果寄出去。
蒋小勤的门面原本做卫浴生意,去年1月成为站点后,他把门面分出一半来收发老乡们的快递。“现在站点的收入快赶上我卖卫浴产品的收入了。”蒋小勤说,当地水果一年四季不断档,最多时每天要帮村民们寄出5000斤鲜果。为此,站点不仅备足了保鲜冰袋,还有托盘、网兜等适合各种水果的包装物。
“‘四通一达’还不能完全做到下乡进村,所以打通农产品‘最初一公里’,我们就发挥着‘接驳’作用。”洪江森橙农易达电商物流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肖和根介绍,他们的站点在洪江市范围内已做到全覆盖,最多的一个乡镇有10个站点,最远的一个站点距离市区有150公里。每天有6台运输车前往各个站点将“土货”拉回总部,再由“四通一达”分发到全国各地。
政府不仅给予每个乡镇站点2万元补贴、每个贫困村站点1万元补贴,还定期组织免费培训,手把手教贫困户如何利用手机、网络卖货。“每个站点的负责人会把培训信息传达给农民,只要有需要就可以报名参加,不设任何门槛。”洪江市商务局工作人员蒲阳说。
保证卖货渠道畅通,更要保证货品质量可靠。在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一家名为天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当地民营企业牵头成立交易中心,不仅负责物流,还通过制定统一收购标准,“倒逼”农民种出更好的水果。
“以前大家都是各种各的,种出来的水果品相不好、口感欠佳,卖不出好价。”天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鹏介绍,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他们邀请湖南农业大学、怀化市水果行业协会的专家给果农上课。
张鹏说:“只要种出来的水果符合标准,就会以等于或高于市场价敞开收购。”
去年,芷江镇高冲村贫困户冯宗泽偷懒,签了标准化种植协议,却不按标准来种,结果自家30亩冰糖橙,每亩比别人少收入1000元。“一开始我心想标准化种植虽然收购价更高,但投入也更大,两边一抵消也不会赚更多。没想到别人的水果全卖光了,我的滞销了不少。”冯宗泽说。
高冲村共有118户种植各类水果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其中100户去年通过这种方式脱了贫。村支书宋恩刚介绍,交货方式有3种:一是村民自己送,交易中心报销运费;二是根据不同水果的上市季节,村里会设置临时收购点;三是对于无力运输的村民,交易中心会派人上门进行收购服务。
“以前,采购商也会直接进村采购,但他们不仅不熟悉情况,还会压价。现在我们把全县的水果都集中到中心来,议价能力也提高了。”张鹏说,为此,县政府还在交易中心修建了一栋大楼,设置宾馆和临时办公室供采购商们使用。
提起去年的“小聪明”,冯宗泽显得很不好意思。他说,今年自己已经严格按照标准施有机肥、定期修剪果树,一定会种出品相好、口感佳的水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