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工业软件困局如何破解?从6个层面深度分析(2)

工业软件在贸易中属于服务贸易。由于软件的可复制和license授权属性基本不受海关监管,所以中国的工业软件市场是一个竞争非常充分的成熟市场,没有任何国家力量的保护。初创型的国产工业软件企业,想要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生存非常困难。因此,在国产工业软件前期研发中,通过政府资金支持是一条很好的办法。但是,目前中国政府资金支持工业软件开发的实际效果并不好,有时甚至起了相反的作用。举一个例子,我所在的公司曾经于2017、2018年两次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相关重点专项。作为牵头单位,我们联合了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和企业共同申报,曾经两次走到答辩环节后,因二选一的规则限制铩羽而归。这两次的专项,都是工业软件项目,拿到项目的无一例外都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第一次拿到项目的是一家设备生产企业,属于软件的应用与配套单位;第二次拿到项目的是一家国有大型企业的设计院,属于软件的应用单位。

从商业逻辑上,国家专项上千万的投入,希望企业研发的工业软件首先能在商业化上成功。工业软件的客户通常都是硬件企业,购买一个软件,不光要考虑你的软件是否好用,还要看你的公司是不是属于第三方的中立的软件公司。只有产品满足要求、价格合适企业才会采购,但如果提供软件的是你的竞争对手,则购买这种软件的可能性为零。我所经历的第一次项目的竞标,中标的恰恰是业内一家设备制造企业,在业内以打压对手著称,很难想象它研发出来的软件,会有同行的设备企业去购买。而如果没有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软件后续升级迭代推广就无从谈起。

第二个项目中标的单位,是一家国有的设计院,他们用的国外成熟平台做设计,报的项目是通过这个平台二次开发后的产品。这有两个问题:第一,依附于国外平台,不掌握核心底层,这必然受制于人,从商业上成本也比较高,产品没有竞争力;第二,中标的设计院属于软件应用单位,不是纯粹的软件公司,没有建立成熟的软件开发管理体系,类似于学校项目,很难想象能开发出成熟的工业软件。

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有体制问题,如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没有享受到同等的国民待遇;也有决策的话语权问题。笔者参加多次项目答辩,发现参与评审的专家,无一例外以科研与院校为主,而专业的从业人员很少,偶尔有的也大多是大型国企总工,对市场和技术了解有偏差,这其实已经不是工业软件行业的问题,而是整个科研项目立项和评审存在着重大弊端。

另外,政府的非科技口部门,尤其是经信和发改等立项的软件项目,往往要跟风投一样考虑工业软件企业的快速成长和规模等数据。而工业软件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它们很难达到这类要求。所以这些项目大多落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企业,甚至是APP这种非核心技术的研发领域。只有这类企业才能达到快速成长的要求,才能迅速带来经济效益。因此这类政府资金能够投到CAD\CM\CAE领域的项目非常少。

我的建议是:要像芯片一样,尽快成立国家的CAD\CAM\CAE类软件投资基金。对国内已经凤毛麟角的各家企业进行一次摸底,通过投资基金促使股权联合起来,或者通过大的工业企业集团进行产业收购整合,形成以CAD\CAM\CAE软件为核心的工业软件集团。

3.知识产权保护和非法倾销问题

目前,国外CAD\CAM\CAE软件在中国大都有盗版。这直接导致中国工业软件产品卖不出应有的价格来,弥补不了工业软件企业的高昂开发支出。另外,现在市场上盗版软件猖獗,应该说也不完全是客户的有意识行为,毕竟企业因为法律原因使用盗版的越来越少。现在市场上充斥的盗版,更多的是一种市场的非法倾销行为,是外国公司扼杀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工业软件企业的一种有效手段。我的建议是:除了进一步打击企业和个人使用盗版外,应该在源头上进行封堵盗版行为,尤其是对提供盗版下载的网站,一旦被举报,要强令关停。

4.高校工业软件的研发问题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heiqu.com/8326fca57dfa6ad721eccc1128b0ee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