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在和田地区,发展庭院经济已经不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而是按照“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思路,把一个个农家庭院变成了每家每户的“增收大田”,庭院经济正向着成规模、成特色、成产业的方向发展。
天气渐热,皮山县木吉镇阿萨尔村村民坎麦尔·麦麦提尼亚孜早早就忙着打理庭院小拱棚。3月底,坎麦尔就在小拱棚里移栽了油麦菜和辣椒。“不仅能让全家人吃上新鲜蔬菜,还能增加收入。”
在和田大地,像坎麦尔一样,尝到庭院“方寸地”带来甜头的农民比比皆是。如今,曾经东一块、西一块的庭院“方寸地”,杂草丛生的闲置地,不仅建设得错落有致,更成为村民增收的“钱袋子”。
唤醒“方寸地”
【长镜头】
4月23日,在和田县巴格其镇永安村村民热比娅·阿吾拉家的种植区小拱棚里,一畦畦蔬菜青翠欲滴,养殖区棚舍内牛羊肥壮、鸡鸽欢叫。
“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种了西红柿、辣椒、白菜等,不仅增加了收入,还美化了庭院。”热比娅开心地说。
如何将庭院“方寸地”打造成农户的增收园,发展什么产业能见效、保长效?这成为和田县公安局驻永安村“访惠聚”工作队和村“两委”最关心的问题。
“过去不少农家院里的土地都是闲置状态,堆满杂物,不仅影响美观,还浪费资源。”和田县公安局驻永安村第一书记吐尔洪·肉孜说,“我们动员村民先做好‘三区(住宅区、种植区、养殖区)’分离,再鼓励村民将庭院改造成小拱棚,换茬种胡萝卜、辣椒、白菜等常食用的蔬菜,再种秋葵等经济价值高的蔬菜,不仅可以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多余的菜还能卖钱。”
“以前,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有零散的土地,稀稀拉拉种几棵杏树、桃树;也有种西红柿、辣椒等蔬菜的,不会管理,一年就种一茬。渐渐地,这些空地就成了我们堆放杂物的地方。”热比娅回忆。
现在再看热比娅家的小庭院:种植区和养殖区被一条石板路隔开,棚舍在养殖区的一角,棚舍的一边种着几棵果树;右边的种植区被划为两块,一块种西红柿,另一块搭着小拱棚,栽种辣椒和白菜,一排葡萄架将两个区与生活区分离。“原来杂乱的院子,一下多了这么多增收项目,这让我的生活越来越好。”热比娅说。
【基层感言】
“我们组织村民向蔬菜种植大户取经,不仅学到了技术,还解决了销售问题。种植有方向,技术有人帮,销路有保障,村民发展庭院小拱棚,种植蔬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和田县公安局驻永安村第一书记 吐尔洪·肉孜
建设“增收园”
【长镜头】
一块不到一分的“巴掌地”能干什么?记者走进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一探究竟。
汽车驶入托格日尕孜村,整齐划一的葡萄架、万寿菊映入眼帘,村民家里庭院小拱棚是标配。“别小看这点儿地,可是我们的‘聚宝盆’。”4月24日,正在庭院忙着铺设地膜的村民阿布都热西提·买吐送说。
改造后的庭院,让阿布都热西提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庭院里只有核桃树,树下的地全空着。如今,建了小拱棚,拱棚里的蔬菜已经进入市场,拱棚周围的空地用来育万寿菊苗,庭院里一年的收入加起来,能有1万元。”他说。
为让庭院“方寸地”真正出效益,于田县积极鼓励引导农民在空地种植万寿菊等经济价值更高的农作物,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托格日尕孜乡,包括阿布都热西提在内的4200户农户结合各自实际,科学规划庭院“方寸地”,种植万寿菊3500亩。
从2017年起,和田地区就利用庭院内外、房前屋后、住宅附近的“方寸地”,发展“小拱棚、小畜牧”等庭院经济,像托格日尕孜乡一样,庭院经济帮助农民脱贫增收效益已经显现。
【基层感言】
“发展庭院种植、养殖,能增收,还可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接下来,我们将按照‘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思路,不仅要发展好庭院经济,还要进一步挖掘其经济潜力,力争实现每个庭院每年增收千元的目标。”
——托格日尕孜乡人大主席 亚森江·麦提库尔班
打造“特色村”
【长镜头】
浇水、施农家肥……4月12日,在墨玉县乌尔其乡阔什阿瓦提村,村民阿卜杜拉·伊合帕力看着绿油油的苜蓿、辣椒,脸上写满笑意。“去年,我种了西瓜和甜瓜,收入1500元,这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阿卜杜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