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A 全选 注:引入外部Js需再刷新一下页面才能执行]
在这段代码中,Sing函数被定义后,又给Sing函数动态地增加了author和poem属性。将author和poem属性设为不同的作者和诗句,在调用Sing()时就能显示出不同的结果。这个示例用一种诗情画意的方式,让我们理解了JavaScript函数就是对象的本质,也感受到了JavaScript语言的优美。
好了,以上的讲述,我们应该算理解了function类型的东西都是和object类型一样的东西,这种东西被我们称为“对象”。我们的确可以这样去看待这些“对象”,因为它们既有“属性”也有“方法”嘛。但下面的代码又会让我们产生新的疑惑:
[Ctrl+A 全选 注:引入外部Js需再刷新一下页面才能执行]
是的,对象和函数可以象数组一样,用属性名或方法名作为下标来访问并处理。那么,它到底应该算是数组呢,还是算对象?
我们知道,数组应该算是线性数据结构,线性数据结构一般有一定的规律,适合进行统一的批量迭代操作等,有点像波。而对象是离散数据结构,适合描述分散的和个性化的东西,有点像粒子。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问:JavaScript里的对象到底是波还是粒子?
如果存在对象量子论,那么答案一定是:波粒二象性!
因此,JavaScript里的函数和对象既有对象的特征也有数组的特征。这里的数组被称为“字典”,一种可以任意伸缩的名称值对儿的集合。其实, object和function的内部实现就是一个字典结构,但这种字典结构却通过严谨而精巧的语法表现出了丰富的外观。正如量子力学在一些地方用粒子来解释和处理问题,而在另一些地方却用波来解释和处理问题。你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自由选择用对象还是数组来解释和处理问题。只要善于把握JavaScript的这些奇妙特性,就可以编写出很多简洁而强大的代码来。
放下对象
我们再来看看function与object的超然结合吧。
在面向对象的编程世界里,数据与代码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对象的概念。自从有了对象,编程世界就被划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对象内的世界,一个是对象外的世界。对象天生具有自私的一面,外面的世界未经允许是不可访问对象内部的。对象也有大方的一面,它对外提供属性和方法,也为他人服务。不过,在这里我们要谈到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对象的自我意识”。
什么?没听错吧?对象有自我意识?
可能对许多程序员来说,这的确是第一次听说。不过,请君看看C++、C#和Java的this,DELPHI的self,还有VB的me,或许你会恍然大悟!当然,也可能只是说句“不过如此”而已。
然而,就在对象将世界划分为内外两部分的同时,对象的“自我”也就随之产生。“自我意识”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正是由于对象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才使得编程世界充满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但对象的“自我意识”在带给我们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了痛苦和烦恼。我们给对象赋予了太多欲望,总希望它们能做更多的事情。然而,对象的自私使得它们互相争抢系统资源,对象的自负让对象变得复杂和臃肿,对象的自欺也往往带来挥之不去的错误和异常。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痛苦和烦恼呢?
为此,有一个人,在对象树下,整整想了九九八十一天,终于悟出了生命的痛苦来自于欲望,但究其欲望的根源是来自于自我意识。于是他放下了“自我”,在对象树下成了佛,从此他开始普度众生,传播真经。他的名字就叫释迦摩尼,而《JavaScript真经》正是他所传经书中的一本。
JavaScript中也有this,但这个this却与C++、C#或Java等语言的this不同。一般编程语言的this就是对象自己,而 JavaScript的this却并不一定!this可能是我,也可能是你,可能是他,反正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这就不能用原来的那个“自我”来理解 JavaScript这个this的含义了。为此,我们必须首先放下原来对象的那个“自我”。
我们来看下面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