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異化”催生腐敗:一些干部借民俗外衣行賄受賄(2)

  對於四川省一些地方濫辦酒席的風氣,四川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陳昌文表示:“辦酒席過度的確不好,這裡面夾雜錢財之患、夾雜錢權交易。有錢有權的村民能夠獲得更大的利益,而本來貧困的村民則會因為人情錢太多,陷入更加貧困的境地。”

  “大部分村民年收入兩萬多元,而每年吃酒送禮就要一萬多甚至兩萬元,家庭條件差的村民,還四處借錢吃酒。”四川省通江縣空山鄉龍池村村民楊熙康講。

  “民俗異化”危害之三,如官員利用節假日、紅白喜事之類的民俗,在傳統“人情往來”幌子下變相收受“節日大禮包”,滋生大量“節日腐敗”現象。

  安徽省蕭縣縣委原書記毋保良,受賄金額近2000萬元。他除了逢年過節在辦公室、宿舍收禮外,還利用嫁女、過生日、喬遷等特別“節日”時段,大肆進行收禮。

  一位多年從事查辦案件工作的基層紀檢干部表示:“通過查辦案件發現,一些民俗習慣已經異化為腐敗分子斂財的重要手段,腐敗分子收受賄送錢物的時間多集中在春節、中秋等傳統節日。”

  “民俗異化”危害之四,“民俗異化”帶來不正之風,造成黨員干部間盲目跟風,污染官場的政治生態環境。

  從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公布的數據看,“四風”問題依然大量存在,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事件依舊頻發,其中節假日送禮收禮、領導干部大操大辦違規收受禮金等問題依然比較嚴重。

  3 堅決遏制“民俗異化”蔓延的勢頭

  黨員干部“打干親”、“辦酒席斂財”、“節日腐敗”等,都是“民俗異化”的一種隱形腐敗表現形式。解決領導干部借民俗之機大肆斂財問題,就要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帶頭講正氣、剎歪風,樹新風、破陋習,帶頭移風易俗,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貴州省鬆桃自治縣城管執法局龍維表示:“我們既要狠剎民俗不良之風,同時也要注重宣傳教育,要讓那些想通過民俗活動方式斂財的黨員干部明白,君子愛財,要取之有道,否則,不會有好結果的。”

  同時,專家還建議,黨員干部必須要全面提升自己的思想認識。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嚴格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嚴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親屬,審慎對待親情友情,警惕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感情投資”和拉攏腐蝕。

  黨員干部要時刻緊繃作風建設這根弦,不能把節日“紅包”、禮金看作是一種簡單的“人情往來”,自覺抵制“民俗異化”下的隱形腐敗。

  各地區、各部門還要進一步加強對領導干部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通過完善黨內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等舉措,織密監督網絡。紀檢監察機關尤其要抓好關鍵“節點”的監督檢查,嚴防死守,特別是在節假日期間,通過媒體對外公布舉報電話,安排專人值班值守,一有舉報,堅決予以查處。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讓權力運行得更加公開透明,也是防止“民俗腐敗”的一劑良方。

  專家建議,凡是有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事項、群眾普遍關注事項、涉及群眾切身利益事項、容易發生腐敗問題等領域和事項,都要做到及時公開,提高權力運行的透明度。讓權力運行過程真正置於陽光之下,使其受到干部職工與社會公眾的有效監督,才能有效地壓縮借“打干親”、“辦酒席”等之名行違紀之實的暗箱操作空間。(彭健華)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zgdzp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