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毅则表示,亚马逊“瘦身”的背后,看重的主要是业务的成长性。“最近尤其是美国的互联网企业,总体来说都在做瘦身的动作。业务能否支撑主业能力,或者是否具备足够的竞争力,都成为企业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云盘“竞速”后半场
亚马逊“断臂”Amazon Drive,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云盘市场商业模式单一、成本高、盈利难等行业通病。事实上,在我国,云盘市场也经历了“螺旋式”的发展。
2016年,全国开展打击利用云盘传播盗版和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专项整治行动,掀起云盘关停潮,新浪微盘、迅雷旗下的快盘、华为网盘、360云盘等纷纷宣布终止部分服务。
此后,云盘市场发展逐渐回归理性。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云盘市场仍面临包括商业模式单一、成本高但盈利难、监管合规等诸多挑战。
首先是商业模式单一,成本高但盈利难。当前,云盘业务前期宽带、硬件等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大,且大部分厂商为积累用户,初期多采用提供免费云存储空间的做法,随着用户数量增多,日常服务和运维成本逐渐增高,造成恶性循环。
其次,监管层对网盘的关注力度也在加大。2021年11月8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信息通信服务感知提升行动的通知》,提出要优化网盘类服务提供方式。11月17日,百度网盘、腾讯微云、天翼云盘、和彩云、阿里云盘、迅雷云盘、360安全云盘和网易网盘等首批8家网盘企业,承诺将于年内将推出“无差别速率”产品。
不过,相较于过去,当前我国云盘市场总体仍在持续成熟。
根据2022年2月易观分析发布的《中国个人云盘行业发展年度分析2022》显示,截至2021年12月,中国个人云盘活跃用户已到达9842万人,月活跃复合增长率约为1.46%,中国个人云盘市场交易规模预计达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成熟度提升,用户的付费意愿也在加强。易观数据显示,2021年云盘用户付费已达76.2%。
面对未来网盘市场的发展,盘和林建议,网盘产品需要面向用户提供稳定的预期,这样才能持续激活用户使用。同时,网盘也应当与应用形成协同性,“比如很多手机厂商就是网盘的运营者,从应用来导入用户,以此提高网盘功能的复用率,提高网盘企业服务器的利用率,才是网盘企业突破的关键。”
张毅同样认为,网盘的持续发展需要考虑与业务的协同,同时网盘的整体定位重心应当从C端向B端倾斜。“同样是提供云存储的服务,腾讯依靠企业微信推出云存储服务,对于企业来说是有需要的,所以云存储服务与B端企业的办公、商业协同,企业会愿意买单。单纯以云存储空间提供服务的话,C端消费者的付费意愿相对会比较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