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doop集群(第10期)(7)

找到my.cnf配置文件

  如果"/etc/"目录下my.cnf配置文件,请到"/usr/share/MySQL/"下找到*.cnf文件,拷贝其中一个合适的配置文件到"/etc/"并改名为"my.cnf"中。命令如下:

cp /usr/share/mysql/my-medium.cnf  /etc/my.cnf

  

  上图中,下查看"/etc/"下面是否有"my.cnf"文件,发现没有,然后通过上面的命令进行拷贝,拷贝完之后,进行查看,发现拷贝成功。

  备注:"/usr/share/mysql/"下有好几个结尾为cnf的文件,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a、my-small.cnf:是为了小型数据库而设计的。不应该把这个模型用于含有一些常用项目的数据库。

b、my-medium.cnf:是为中等规模的数据库而设计的。如果你正在企业中使用RHEL,可能会比这个操作系统的最小RAM需求(256MB)明显多得多的物理内存。由此可见,如果有那么多RAM内存可以使用,自然可以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其它服务。

c、my-large.cnf:是为专用于一个SQL数据库的计算机而设计的。由于它可以为该数据库使用多达512MB的内存,所以在这种类型的系统上将需要至少1GB的RAM,以便它能够同时处理操作系统与数据库应用程序。

d、my-huge.cnf:是为企业中的数据库而设计的。这样的数据库要求专用服务器和1GB或1GB以上的RAM。

这些选择高度依赖于内存的数量、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数据库的细节大小、访问数据库的用户数量以及在数据库中装入并访问数据的用户数量。随着数据库和用户的不断增加,数据库的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

  备注:这里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my-medium.cnf"进行配置。

编辑MySQL的配置文件"/etc/my.cnf"

  为保证MySQL能够正常工作,需要指明"mysql.sock"文件的产生位置,以及默认编码修改为UTF-8。用下面命令:

vim /etc /my.cnf

  

  需要修改和添加的内容如下:

client

socket = /mysql_data/mysql/mysql.sock

default-character-set=utf8

mysqld

socket = /mysql_data/mysql/mysql.sock

datadir =/mysql_data/mysql

character-set-server=utf8

lower_case_table_names=1(注意linux下mysql安装完后是默认:区分表名的大小写,不区分列名的大小写;lower_case_table_names = 0 0:区分大小写,1:不区分大小写)

  备注:【client】和【mysqld】设置的编码时前地名称不一样。

  

修改MySQL启动脚本"/etc/rc.d/init.d/mysql"

  最后,需要修改MySQL启动脚本/etc/rc.d/init.d/mysql,修改datadir=/mysql_data/mysql

vim /etc/rc.d/init.d/mysql

  

  

重新启动MySQL服务

service mysql start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heiqu.com/010d0dcb8590004f3ca33b6619416f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