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 底蕴厚重
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源头;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建校近120年来,山东大学不忘“为国育贤”初心,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办学宗旨,以“培养最优秀本科生和最具创造力的研究生”为己任,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校训,踔厉奋发,薪火相传,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6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校三地 一体发展
学校总占地面积9600余亩,构建了一校三地(济南、青岛、威海)的大学系统。目前共有八个校园,分别为济南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兴隆山校区及青岛校区、威海校区。八个校区特色鲜明,互通往来,一体发展。现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17所非隶属附属医院。拥有在职教职工8030人(不含附属医院),各类全日制学生达6.5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4万余人,研究生2.5万余人。
开放办学 中西并举
我们向往大海,只有大海能纳百川;我们敬仰高山,登高望远才知地阔天宽。山东大学素来具有开放的胸襟和为国图强的担当。目前,学校以服务山东战略为牵引,立足山东,辐射全国,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黄河三角洲主要城市设立研究院。同时,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先后与耶鲁、芝加哥、加州伯克利、莱顿、多伦多、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一批世界名校开展实质性合作,与世界名校合作共建了多所孔子学院,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呈现出勃勃生机和强劲的发展势头。
学科齐全 体系完备
山东大学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4个,本科招生专业9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形成了结构完整、实力雄厚、独具特色的学科生态和人才培养体系。
近年学校进行本科专业结构调整,新增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材料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科学、供应链管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智能医学工程以及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等10个战略新兴本专业,撤销和停招40个老化、碎片化的专业,形成了结构优化、实力雄厚、独具特色的学科生态和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雄厚 人才辈出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在山大百廿历史岁月中,汇聚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以闻一多、梁实秋、老舍、沈从文、臧克家、季羡林等为代表的人文学者和以王淦昌、童第周、潘承洞、邓从豪、束星北、刘先志、苏应宽等为代表的科学家都曾在此谱写过美丽的华章。今天的山大依然地灵人杰,共有教授1483人,博士生导师147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14人。
实力强劲 蓬勃发展
在历史发展中,山东大学不仅奠定了“文史见长”的学术特色,在自然科学、工程及医学领域也跻身于中国著名学府行列。上世纪末三校合并以来,学校的综合水平和办学质量明显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其中数学位居全球前100位,目前有18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其中化学、临床医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5个学科进入前1‰。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心脑血管功能修复、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学科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领域已处在世界水平。
百余载栉风沐雨,在历史发展中,山东大学形成了四大办学优势:学科综合——93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11个学科门类,有3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战略新兴专业;文史见长——根植齐鲁、赓续人文,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代表性的大学;英才荟萃——汇聚众多名师大家,造就了大批国家栋梁和社会中坚,是国家重要的人才培养和输送基地;顶天立地——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拥有一批国际领先的重大学术成果,部分领域成为国际性研究重镇;实施服务山东战略,已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责任编辑:杨凡、崔中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