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Java开发经验的朋友都知道,Java中不需要手动的申请和释放内存,JVM会自动进行垃圾回收;而使用的内存是由JVM控制的。
那么,什么时机会进行垃圾回收,如何避免过度频繁的垃圾回收?如果JVM给的内存不够用,怎么办?
此时,堆外内存登场!利用堆外内存,不仅可以随意操控内存,还能提高网络交互的速度。
背景1:JVM内存的分配对于JVM的内存规则,应该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了,这里我就简单的说下:
新生代:一般来说新创建的对象都分配在这里。
年老代:经过几次垃圾回收,新生代的对象就会放在年老代里面。年老代中的对象保存的时间更久。
永久代:这里面存放的是class相关的信息,一般是不会进行垃圾回收的。
背景2:JVM垃圾回收由于JVM会替我们执行垃圾回收,因此开发者根本不需要关心对象的释放。但是如果不了解其中的原委,很容易内存泄漏,只能两眼望天了!
垃圾回收,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Minor GC:当新创建对象,内存空间不够的时候,就会执行这个垃圾回收。由于执行最频繁,因此一般采用复制回收机制。
Major GC:清理年老代的内存,这里一般采用的是标记清除+标记整理机制。
Full GC:有的说与Major GC差不多,有的说相当于执行minor+major回收,那么我们暂且可以认为Full GC就是全面的垃圾回收吧。
堆外内存?堆外内存,其实就是不受JVM控制的内存。相比于堆内内存有几个优势:
1 减少了垃圾回收的工作,因为垃圾回收会暂停其他的工作(可能使用多线程或者时间片的方式,根本感觉不到)
2 加快了复制的速度。因为堆内在flush到远程时,会先复制到直接内存(非堆内存),然后在发送;而堆外内存相当于省略掉了这个工作。
而福之祸所依,自然也有不好的一面:
1 堆外内存难以控制,如果内存泄漏,那么很难排查
2 堆外内存相对来说,不适合存储很复杂的对象。一般简单的对象或者扁平化的比较适合。
堆外内存可以通过java.nio的ByteBuffer来创建,调用allocateDirect方法申请即可。参考API地址
至于怎么用,读读API文档就知道啦~
另外,默认的情况下堆外内存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好像是64M吧....
可以通过设置-XX:MaxDirectMemorySize=10M控制堆外内存的大小:
堆外内存的垃圾回收堆外内存,既然可以无限使用,那么会不会用爆内存呢?这个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堆外内存的垃圾回收也很重要。
由于堆外内存并不直接控制于JVM,因此只能等到full GC的时候才能垃圾回收!
Full GC,一般发生在年老代垃圾回收以及调用System.gc的时候,这样肯定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于是度娘帮助解决了这个问题,网上有朋友十分聪明的利用内部实现接口,反向获取到了一个clear方法!
package xing.test; import java.nio.ByteBuffer; import sun.nio.ch.DirectBuffer; public class NonHeap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clean(final ByteBuffer byteBuffer) { if (byteBuffer.isDirect()) { ((DirectBuffer)byteBuffer).cleaner().clean(); } } public static void sleep(long i) { try { Thread.sleep(i); }catch(Exception e) { /*skip*/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Direct(1024 * 1024 * 200); System.out.println("start"); sleep(5000); clean(buffer);//执行垃圾回收 // System.gc();//执行Full gc进行垃圾回收 System.out.println("end"); sleep(5000); } }
这样就能手动的控制回收堆外内存了!其中sun.nio其实是java.nio的内部实现。所以你可能不能通过eclipse的自动排错找到这个包,直接复制
import sun.nio.ch.DirectBuffer;
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