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我们再来聊聊为什么output使用trunkhash不用trunk,这是为了持久化缓存。简单说下两者的区别——
trunk:每次build之后的版本,就是说所有的build之后的文件hash值一致,比如我只改了一个文件,最后所有的文件hash都会变,这样所有的文件都不会走cache,这样缓存就失去了意义。
trunkhash:根据每个文件生成不同的hash值,当文件变化时hash会改变且只会改变相应的文件
然后我们肯定是要用到CommonsChunkPlugin,这个插件是用来抽取公共代码的,基本上99%的配置都是长这样子或者类似这样子用两个不同的commonschunkPlugin,但这从某方面来说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持久化缓存,这个一会我会通过webpack打包原理来详细解释其中的原因。。。。。。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s: ['vendor','manifest'] })
在没用这个插件之前,我们的main.js和vendor.js会是这样子。。。
大家会看到我们这两个文件会有公共的部分,比如vue和element-ui,所以我们要抽取公共代码到vendor中,所以我们可以先这样配置
new webpack.optimize.CommonsChunkPlugin({ name: 'vendor', }),
但这样的话虽然可以提取公共代码,但我们会把runtime(webpack运行时的代码,一会在打包原理中会再次提到)也放到vendor中,这里面会维护一个trunk的文件列表,类似于这样,就是说我们改任意的代码,这个table里面的hash会变,所以vendor的hash也会变
,所以这没有实现真正的持久化缓存。这个hash table是按需缓存的打包出来的trunk包,一般都是通过require.ensure(就是vue-router中配置的page对应页面,按需加载)
所以我们就把name改为names,就是上面那个配置。因为使用这个插件,我们会把公共代码抽到第一个name中,把runtime放到最后一个name中,也就是我们所谓的“manifest”文件。
并且这个文件会比较小,通常都是2kb左右,所以build后会生成一个script标签,但这样的话就多了一个http请求,所以我们可以用另外一个插件(InlineManifestWebpackPlugin)将manifest.js内联进去。就会长这样子
再回到我们的CommonsChunkPlugin,现在我们随便改任何已存在的文件,vendor.js的hash都不会变,是的,貌似这就实现了持久化缓存。但是当我们新增一个模块,并且在入口文件中import一下,我们的vendor就会跟main一起变。很奇怪对吧,我们明明已经做了自己的源码跟第三方库分离,为什么vendor还会变(到现在应该没有任何一篇博客对此进行详细的说明)。下面我就详细的给大家解释下我的看法,如果大家发现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