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是通过比特币等密码学货币体系首次接触到区块链这一概念的。然而区块链(比特币体系背后所用的分布账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并用在数字化货币体系之外的不同领域。
企业对区块链的需求与公众有很大不同:参与者的身份必须是已知的,私链(Permissioned blockchain)无需“工作证明”,同时私链的适用范围也有所不同。
企业区块链应用可通过业务网络内共享的资产、参与者,以及事务来定义。通过将这些组件结合在一起,即可打造一种分布式处理系统,也叫做设施(Fabric),借此对区块链应用的运行进行管控。
智能合约(用于实现事务的业务规则汇编后的产物)实际上是一种存储的过程调用(Procedure call),可在网络中多个节点上运行,运行后输出的结果通过合意(Consensus)过程被所有网络成员认可。
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将区块链解决方案中的资产、参与者以及事务与此类区块链处理系统的现有技术进行映射。Linux基金会托管的Hyperledger项目提供的Hyperledger Composer致力于解决这样的问题。
为了展示Hyperledger Composer的使用,我们会用它创建一个基于区块链的汽车拍卖解决方案。
很多人是通过比特币等密码学货币体系首次接触到区块链这一概念的,这种点对点支付体系很大程度上不受法规约束,抵制单点控制机制。然而近年来,区块链(比特币体系背后所用的分布账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并用在数字化货币体系之外的不同领域。本文将介绍企业在业务中使用区块链技术的目的,以及Linux基金会Hyperledger Composer如何帮助应用开发者轻松打造适用于企业的区块链解决方案。
区块链技术在企业领域的飞速增长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第一个主流应用方式,最早在2008年由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提出。随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快速增长,而“区块链”这个词甚至被用于称呼所有分布账应用程序,那么本文也就沿用相同的称呼了。
区块链应用大受欢迎,公众(通常为匿名)网络和私有(企业)网络均有广泛应用。虽然这两种模式均可提供很大的价值,但企业区块链技术的需求与公众用途有很大不同,原因主要有三点:
1) 企业通常需要在受管控的环境中运营,而诸如反洗钱(AML)以及了解客户(KYC)等制度要求企业必须对与自己进行交易的参与者身份有着充分了解。比特币是全匿名(确切来说,是基于假名[Pseudonymity])的,虽然可以看到事务的具体情况,但几乎不可能确定对方身份。而企业需求通常与之截然相反:需要隐私,用户需要知道网络中参与者的身份并且可以信任对方,但并非必须了解所完成的具体事务。
2) 在假名区块链中,必须防止不可信任的参与者破坏网络。目前,比特币以及其他主流的公用区块链体系通常会使用一种名为“工作证明(Proof of Work)”的概念大幅增加进行欺诈行为的难度,但这会增加事务的处理成本,最明显的体现就是电力的消耗。事务验证程序(Transaction validator)会通过计算非常困难的密码学运算,并将计算后的答案告知整个网络,借此证明自己是真实可信的,这种方式很好地解决了信任问题,但会导致处理能力的使用效率大幅降低。私链并不需要这样做,因为参与者都是已知并且可信的。如果事务最终被证明无效,业务网络中的参与者会声誉受损甚至面临经济损失。
3) 私链的应用范围也有所不同。诸如比特币等公链最初的设计主要围绕点对点支付,但企业的“账本”需要能用于描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通常业务网络的规模也更小,是一种封闭的系统(例如可以类比供应链网络)。这一点与非企业用途的区块链大为不同,非企业用途的区块链通常可被任何有计算机的人所访问。
仔细看看目前业务网络的运转方式就可以了解这些需求。通过商品和服务创造的财富在业务网络内流动,这些商品和服务的转移会以一系列事务(交易)的方式记录在账本中。账本是一种极为有用的记录系统,其中描述了业务的所有投入和产出,以及因此产生的财务状况。自从15世纪甚至更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账本。
企业区块链技术意在为业务中的这些基本原则建立模型。目前,账本由企业自己所拥有,业务规则决定了商品和服务在网络中的流动。在企业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下,账本和业务规则都可以在业务网络内共享,借此可降低开展业务过程中遇到的摩擦(以及相应的成本)。
资产、参与者,以及事务企业区块链应用可以通过在业务网络内共享的资产、参与者,以及事务来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