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编码详解(基础)(4)

讲到这里,我们再顺便说说一个很著名的奇怪现象:当你在 windows 的记事本里新建一个文件,输入”联通”两个字之后,保存,关闭,然后再次打开,你会发现这两个字已经消失了,代之的是几个乱码!呵呵,有人说这就是联通之所以拼不过移动的原因。

其实这是因为GB2312编码与UTF8编码产生了编码冲撞的原因。

从网上引来一段从UNICODE到UTF8的转换规则: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Unicode
UTF-8
0000 - 007F
0xxxxxxx
0080 - 07FF
110xxxxx 10xxxxxx
0800 - FFFF
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

例如”汉”字的Unicode编码是6C49。6C49在0800-FFFF之间,所以要用3字节模板:1110xxxx 10xxxxxx 10xxxxxx。将6C49写成二进制是:0110 1100 0100 1001,将这个比特流按三字节模板的分段方法分为0110 110001 001001,依次代替模板中的x,得到:1110-0110 10-110001 10-001001,即E6 B1 89,这就是其UTF8的编码。

而当你新建一个文本文件时,记事本的编码默认是ANSI,如果你在ANSI的编码输入汉字,那么他实际就是GB系列的编码方式,在这种编码下,”联通”的内码是: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c1 1100 0001
aa 1010 1010
cd 1100 1101
a8 1010 1000

注意到了吗?第一二个字节、第三四个字节的起始部分的都是”110″和”10″,正好与UTF8规则里的两字节模板是一致的,于是再次打开记事本时,记事 本就误认为这是一个UTF8编码的文件,让我们把第一个字节的110和第二个字节的10去掉,我们就得到了”00001 101010″,再把各位对齐,补上前导的0,就得到了”0000 0000 0110 1010″,不好意思,这是UNICODE的006A,也就是小写的字母”j”,而之后的两字节用UTF8解码之后是0368,这个字符什么也不是。这就 是只有”联通”两个字的文件没有办法在记事本里正常显示的原因。

而如果你在”联通”之后多输入几个字,其他的字的编码不见得又恰好是110和10开始的字节,这样再次打开时,记事本就不会坚持这是一个utf8编码的文件,而会用ANSI的方式解读之,这时乱码又不出现了。

好了,终于可以回答NICO的问题了,在数据库里,有n前缀的字串类型就是UNICODE类型,这种类型中,固定用两个字节来表示一个字符,无论这个字符是汉字还是英文字母,或是别的什么。

如果你要测试”abc汉字”这个串的长度,在没有n前缀的数据类型里,这个字串是7个字符的长度,因为一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而在有n前缀的数据类型里,同样的测试串长度的函数将会告诉你是5个字符,因为一个汉字就是一个字符。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heiqu.com/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