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带领大家分析$mount。
$mount所做的工作从大体来讲主要分为3步:
1.如果你的option里面没有 render 函数,那么,通过 compileToFunctions 将HTML模板编译成可以生成VNode的Render函数。
2.new 一个 Watcher 实例,触发 updateComponent 方法。
3.生成vnode,经过patch,把vnode更新到dom上。 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先说前两步,第三步下篇说。 好,下面具体的说。首先,我们来到 $mount 函数,如下图:
我们呢可以看到,代码首先判断option里面有没有render函数,没有的话,进一步判断有没有template,没有的话就用dom元素的outerHTML。得到template以后干什么了呢?如下图。
我们可以看到,调用了 compileToFunctions 将template转成render函数。这里面有两个过程:
- 将template解析成ast语法树。
- 通过ast语法树生成render函数。
具体的将template解析成ast语法树在本文就不说了,有时间单独开一个章节分析。好,这下我们拿到render函数了,那么接下来一步干什么了呢?没错,就开始 mountComponent 了。如下图:
可以从上图看到,程序声明了一个 updateComponent 方法,这个是将要被 Watcher 实例调用的更新组件的方法,过一会分析到 Watcher 的时候将会看到。至于为什么会有个判断语句来根据条件声明 updateComponent 方法,其实从 performance 可以看出,其中一个方法是用来测试 render 和 update 性能的。好我们终于该到 Watcher 了,先看这句代码:
// we set this to vm._watcher inside the watcher's constructor // since the watcher's initial patch may call $forceUpdate (e.g. inside child // component's mounted hook), which relies on vm._watcher being already defined new Watcher(vm, updateComponent, noop, null, true /* isRenderWatcher */);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注释里所说的 _watcher 是啥玩意呢?其实看看 forceupdate 的代码就知道了:
Vue.prototype.$forceUpdate = function () { var vm = this; if (vm._watcher) { vm._watcher.update(); } };
就是调用这个vm的 _watcher 的 update 方法。用来强制更新。为什么叫强制更新呢?vue里面有判断,如果新值 == 旧值, 那么就不触发watcher更新视图了~ 所以,如果非要更新就要调用 forceupdate 来强制更新了。好,让我们来看一看传进去的参数吧:
- vm:当前的vm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