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双网卡绑定概述
我们在这介绍的Linux 双网卡绑定实现就是使用两块网卡虚拟成为一块网卡,这个聚合起来的设备看起来是一个单独的以太网接口设备,通俗点讲就是两块网卡具有相同的IP地址而并行链接聚合成一个逻辑链路工作。其实这项技术在Sun和Cisco中早已存在,被称为Trunking和Etherchannel 技术,在Linux的2.4.x的内核中也采用这这种技术,被称为bonding。
bonding技术的最早应用是在集群——beowulf上,为了提高集群节点间的数据 传输而设计的。下面我们讨论一下bonding 的原理,什么是bonding需要从网卡的混杂(promisc)模式说起。我们知道,在正常情况下,网卡只接收目的硬件地址(MAC Address)是自身Mac的以太网帧,对于别的数据帧都滤掉,以减轻驱动程序的负担。但是网卡也支持另外一种被称为混杂promisc的模式,可以接收网络 上所有的帧,比如说tcpdump,就是运行在这个模式下。bonding也运行在这个模式下,而且修改了驱动程序中的mac地址,将两块网卡的Mac地址改成相同,可以接收特定mac的数据帧。然后把相应的数据帧传送给bond驱动程序处理。
直接给两块网卡设置同一IP地址是不可能的。Kernels 2.4.12及以后的版本均供bonding模块,以前的版本可以通过patch实现。可以通过以下命令确定内核是否支持 bonding:
#cat /boot/config-kernel-version |grep -i bonding
CONFIG_BONDING=m
网卡绑定的意义
网络负载均衡
对于bonding的网络负载均衡是我们在文件服务器中常用到的,比如把三块网卡,当做一块来用,解决一个IP地址,流量过大,服务器网络压力过大的问题。对于文件服务器来说,比如NFS或SAMBA文件服务器,没有任何一个管理员会把内部网的文件服务器的IP地址弄很多个来解决网络负载的问题。如果在内网中,文件服务器为了管理和应用上的方便,大多是用同一个IP地址。对于一个百M的本地网络来说,文件服务器在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的情况下,网络压力是极大的,特别是SAMABA和NFS服务器。为了解决同一个IP地址,突破流量的限制,毕竟网线和网卡对数据的吞吐量是有限制的。如果在有限的资源的情况下,实现网络负载均衡,最好的办法就是 bonding ;
网络冗余;
对于服务器来说,网络设备的稳定也是比较重要的,特别是网卡。在生产型的系统中,网卡的可靠性就更为重要了。在生产型的系统中,大多通过硬件设备的冗余来提供服务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比如电源。bonding 也能为网卡提供冗余的支持。把网个网卡绑定到一个IP地址,当一块网卡发生物理性损坏的情况下,另一块网卡也能提供正常的服务。
双网卡绑定设置
一、编辑虚拟网络接口配置文件,指定网卡IP
假设eth0是对外服务的网卡,已经调试好网络;eth1是希望与eth0同时对外提供服务的网卡
#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vi ifcfg-bond0
写入如下信息和原来 ifcfg-eth0 的配置其实差不多。
所以我建议执行如下语句,将ifcfg-eth0复制一份再改。
# cp ifcfg-eth0 ifcfg-bon0
将ifcfg-bon0的信息修改大致如下:
DEVICE=bond0
BOOTPROTO=static
IPADDR=[IP]
NETMASK=[MASK]
BROADCAST=[BROADCAST]
GATEWAY=[GATEWAY]
ONBOOT=yes
TYPE=Ethernet
二、配置真实网卡
修改ifcfg-eth0如下:
DEVICE=eth0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MASTER=bond0 #如果不写,则必须做第四步
SLAVE=yes #如果不写,则必须做第四步
USERCTL=yes
类似地修ifcfg-eth1如下:
DEVICE=eth1
BOOTPROTO=none
ONBOOT=yes
MASTER=bond0 #如果不写,则必须做第四步
SLAVE=yes #如果不写,则必须做第四步
USERCTL=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