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高秀敏

       尽管本文转自,但我想说的是通过此文以表达我对高秀敏老师的无限敬仰之情,愿高老师在天堂里能幸福,快乐。也希望老何在没有高老师的岁月里可以坚强些,能够开心健康的生活,继续创作农民题材的优秀作品。

 

怀念高秀敏

       高秀敏和丈夫何庆魁曾经两次做客《艺术人生》,还参与了一次《同一首歌》与《艺术人生》合办的歌会,每次来都是带着那浓浓的东北腔调,这一胖一瘦的组合在节目的现场,除了给了我们笑声之外,更给了我们一种钦佩,一个喜剧明星的艰辛也许更让人感慨万千。高秀敏不仅在台上有很好的台缘儿,台下也因为大大咧咧的东北性格赢得了大家的喜欢, 在东北农村的一次歌会中,台上台下的东北老乡与高秀敏一起“忽悠”着熟悉的二人转,热闹的场景比周杰伦的演唱会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演员有这样的台缘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后来这期热闹的歌会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如期播出,但那热闹的场面却给参与其中的东北老乡和节目组的同事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编导别航程遗憾之余也在借那期节目深深的怀念这位给了我们诸多配合却毫不计较的嘉宾。

  惊闻噩耗之后,所有与高秀敏合作过的同事都纷纷的忆起台前幕后的点滴,记得去她家采访的时候,她都盛情邀请栏目组住在她家,就像到一个东北亲戚家串门。第一次录制的时候,演播室了挂着象征着丰收的农作物,原来的小桌变成了一口大水缸,上面还写着一个“满”字,那是为这对农民出身的嘉宾度身定做的道具,寓意着他们的和艺术和人生,节目的结尾两口子合唱的一段“二人转”,还记得第一句:满园的花溜溜的草啊,那就分外香啊---往事还历历在目,那期的磁带就放在节目组办公室的一号柜子里,随手就可以重温那一幕,而各种的声画却都成了绝唱,这是我们生平第一次看到喜剧的时候想哭-----

  特别节目《父老乡亲》节目播出后反响很好,高秀敏特意给编导张颖打了个电话。仍然是那种直言不讳的脾气,坦言自己开始有些担心,怎么编导这么年轻,担心节目做不好,但看完节目以后放心了。“好好干啊,你的前途会很好”,高秀敏像个长辈一样反复叮嘱。张颖感动着她的这份细心。“谢谢这份真挚的挂念”。

  就这样,《艺术人生》与高秀敏的缘分在一次次的合作中延伸,对于高秀敏的忽然离开,《艺术人生》以及喜欢她的电视观众也想重温习她曾经的艰难,用真挚的回忆再送她一程。

  排行老幺

  高秀敏出生在吉林松原县的代家洼子村,去过那里才知道,即使物质生活相对丰富的今天,那里也是一片荒凉,只是东北人的幽默的性格掩饰着那里的贫瘠,高秀敏的家里姊妹八个,她排行老幺,用她是话说,“到生我那会儿,已经基本上没什么营养了”加上那年头生活又不太好,母亲也是那么劳累,上边有七个,生下来也就这么大点。从小瘦弱的高秀敏却天生的一副好嗓子,哭声都比别的孩子大, 这个瘦弱的孩子从小就能歌善舞,在高秀敏第二次做客《艺术人生》春节特别节目《父老乡亲》的时候,《艺术人生》请来了半个屯子的家乡人,其中有个同桌回忆到,高秀敏最大的爱好就是上柴火垛上听收音机。

  19岁成名,十年的乡下演出

  中学毕业的高秀敏在县剧团成了一名二人转的演员,一唱就在十里八乡的红了起来,19岁的时候已经是村里的明星了,甚至成了县剧团的业务团长,

  高秀敏在乡下的剧团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岁月,下乡演出是大家养家糊口的惟一出路,松原的十里八乡到处都留下她们的身影,也许正是这样的锻炼造就了高秀敏扎实的演技,无论是《刘老根》还是《圣水湖畔》中的表演,那浓郁的东北特色的表演并非在东北练就的“一日之寒”。“现在看来,那时候没觉得苦,觉得特别充实, 我们姐妹一天三场戏, 化的装都是油色,太阳一晒往下淌,我所以说能有今天的皮肤我万幸,几乎团里所有的演员都是黑色的皮肤。早上下午晚上都有一场,也没有麦克风,就凭自己的嗓子往出唱,有时候晚上没电,弄一块砖头挂起来,农民拿一桶煤油往上浇,弄得脖子里都是黑的,夏天东北农村灯下都是虫子,演完下来衣服里都是虫子,这场演完了,一天不卸妆。到农村也没什么好吃,就是农民给你做大豆腐,小葱拌豆腐,我记得有一次去燎原下乡,没有米给我们,我们就吃了24天的大豆腐,结果我们的司机说,这两天开看路怎么不清楚,后来知道里面有卤水, 卤水把眼睛都没了。我们就那样为农民演出,演出一个屯子之后,再开车再上下一个屯子,将近十年。”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heiqu.com/26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