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确认现有的硬件配置。
Linux操作系统跟Windows操作系统最大的不同就是在对于硬件的兼容性上面。通常情况下,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会自动监测硬件的变动信息。当硬件发生变动后,Windows操作系统会自动进行调整。但是在Linux操作系统中则不同。虽然最新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已经对市面上的大部分硬件有很友好的支持。但是仍然有很多的硬件需要系统管理员进行设置。如利用不同对接口的鼠标或者不同键数的鼠标,系统管理员都需要自己手工设置后才可以使用。在内核升级成功后,这些配置信息可能会丢失。则内核升级后,这些硬件就可能出现故障无法使用。所以往往内核升级后,需要手工的对某些硬件进行配置。
为了减少后续配置的麻烦,系统管理员需要先了解Linux操作系统现有的硬件配置,并查询每项硬件所使用的系统资源如IRQ等等。只有如此系统管理员才能够在系统升级后,万一遇到某些硬件无法使用或者无法识别的情况下,迅速的利用先前的配置信息来解决故障问题,从而减少Linux操作系统当机的时间。通常情况下,这对于把Linux操作系统当作服务器系统来说非常的重要。
最后再强调一个系统内核升级的原则。如果把Linux操作系统当作客户端来使用的话,则除非有特殊的必要,还是直接重新安装最新版本的Linux操作系统来的方便。只有对那些安装有比较复杂的应用服务的操作系统才通过系统内核升级的方式来完成。如在Linux操作系统中已经部署了邮箱服务系统。由于安装Oracle数据库系统的需要,要一个更高版本的内核。此时如果通过重新安装Linux操作系统的方式来提升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版本,那么需要重新部署邮箱服务系统,这可能需要比较多的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内核升级的方式来满足Oracle数据库应用程序安装的需要,就比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