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面向对象编程

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OO)是软件开发方法。面向对象的概念和应用已超越了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扩展到如数据库系统、交互式界面、应用结构、应用平台、分布式系统、网络管理结构、CAD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面向对象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理解和抽象的方法,是计算机编程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

概念

⑴对象。

  对象是人们要进行研究的任何事物,从最简单的整数到复杂的飞机等均可看作对象,它不仅能表示具体的事物,还能表示抽象的规则、计划或事件。

⑵对象的状态和行为。

  对象具有状态,一个对象用数据值来描述它的状态。

  对象还有操作,用于改变对象的状态,对象及其操作就是对象的行为。

  对象实现了数据和操作的结合,使数据和操作封装于对象的统一体中

⑶类。

  具有相同特性(数据元素)和行为(功能)的对象的抽象就是类。因此,对象的抽象是类,类的具体化就是对象,也可以说类的实例是对象,类实际上就是一种数据类型。

  类具有属性,它是对象的状态的抽象,用数据结构来描述类的属性。

  类具有操作,它是对象的行为的抽象,用操作名和实现该操作的方法来描述。

⑷类的结构。

  在客观世界中有若干类,这些类之间有一定的结构关系。通常有两种主要的结构关系,即一般--具体结构关系,整体--部分结构关系。

  ①一般--具体结构称为分类结构,也可以说是“或”关系,或者是“is a”关系。

  ②整体--部分结构称为组装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与”关系,或者是“has a”关系。

⑸消息和方法。

  对象之间进行通信的结构叫做消息。在对象的操作中,当一个消息发送给某个对象时,消息包含接收对象去执行某种操作的信息。发送一条消息至少要包括说明接受消息的对象名、发送给该对象的消息名(即对象名、方法名)。一般还要对参数加以说明,参数可以是认识该消息的对象所知道的变量名,或者是所有对象都知道的全局变量名。

  类中操作的实现过程叫做方法,一个方法有方法名、返回值、参数、方法体。

特征

⑴对象唯一性。

  每个对象都有自身唯一的标识,通过这种标识,可找到相应的对象。在对象的整个生命期中,它的标识都不改变,不同的对象不能有相同的标识。

⑵抽象性。

  抽象性是指将具有一致的数据结构(属性)和行为(操作)的对象抽象成类。一个类就是这样一种抽象,它反映了与应用有关的重要性质,而忽略其他一些无关内容。任何类的划分都是主观的,但必须与具体的应用有关。

⑶继承性。

  继承性是子类自动共享父类数据结构和方法的机制,这是类之间的一种关系。在定义和实现一个类的时候,可以在一个已经存在的类的基础之上来进行,把这个已经存在的类所定义的内容作为自己的内容,并加入若干新的内容。

  继承性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不同于其它语言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其他语言所没有的。

  在类层次中,子类只继承一个父类的数据结构和方法,则称为单重继承。

  在类层次中,子类继承了多个父类的数据结构和方法,则称为多重继承。

  多重继承,JAVA、VB、NET、Objective-C均仅支持单继承,注意在C++多重继承时,需小心二义性。

  在软件开发中,类的继承性使所建立的软件具有开放性、可扩充性,这是信息组织与分类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简化了对象、类的创建工作量,增加了代码的可重用性。

  采用继承性,提供了类的规范的等级结构。通过类的继承关系,使公共的特性能够共享,提高了软件的重用性

⑷多态性(多形性)

  多态性是指相同的操作或函数、过程可作用于多种类型的对象上并获得不同的结果。不同的对象,收到同一消息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这种现象称为多态性。

  多态性允许每个对象以适合自身的方式去响应共同的消息。

  多态性增强了软件的灵活性和重用性。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3403dd756b62d11159c83f63a60b81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