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喜欢Go语言式的接口(即Structural Typ

所谓Go语言式的接口,就是不用显示声明类型T实现了接口I,只要类型T的公开方法完全满足接口I的要求,就可以把类型T的对象用在需要接口I的地方。这种做法的学名叫做Structural Typing,有人也把它看作是一种静态的Duck Typing。除了Go的接口以外,类似的东西也有比如Scala里的Traits等等。有人觉得这个特性很好,但我个人并不喜欢这种做法,所以在这里谈谈它的缺点。当然这跟动态语言静态语言的讨论类似,不能简单粗暴的下一个“好”或“不好”的结论。

那么就从头谈起:什么是接口。其实通俗地讲,接口就是一个协议,规定了一组成员,例如.NET里的ICollection接口:

interface ICollection { int Count { get; } object SyncRoot { get; } bool IsSynchronized { get; } void CopyTo(Array array, int index); }

这就是一个协议的全部了吗?事实并非如此,其实接口还规定了每个行为的“特征”。打个比方,这个接口的Count除了需要返回集合内元素的数目以外,还隐含了它需要在O(1)时间内返回这个要求。这样一个使用了ICollection接口的方法才能放心地使用Count属性来获取集合大小,才能在知道这些特征的情况下选用正确的算法来编写程序,而不用担心带来性能问题,这才能实现所谓的“面向接口编程”。当然这种“特征”并不单指“性能”上的,例如Count还包含了“不修改集合内容”这种看似十分自然的隐藏要求,这都是ICollection协议的一部分。

由此我们还可以解释另外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NET里的List<T>不叫做ArrayList<T>(当然这些都只是我的推测)。我的想法是,由于List<T>与IList<T>接口是配套出现的,而像IList<T>的某些方法,例如索引器要求能够快速获取元素,这样使用IList<T>接口的方法才能放心地使用下标进行访问,而满足这种特征的数据结构就基本与数组难以割舍了,于是名字里的Array就显得有些多余。

假如List<T>改名为ArrayList<T>,那么似乎就暗示着IList<T>可以有其他实现,难道是LinkedList<T>吗?事实上,LinkedList<T>根本与IList<T>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它的特征和List<T>相差太多,它有的尽是些AddFirst、InsertBefore方法等等。当然,LinkedList<T>与List<T>都是ICollection<T>,所以我们可以放心地使用其中一小部分成员,它们的行为特征是明确的。

这方面的反面案例之一便是Java了。在Java类库中,ArrayList和LinkedList都实现了List接口,它们都有get方法,传入一个下标,返回那个位置的元素,但是这两种实现中前者耗时O(1)后者耗时O(N),两者大相近庭。那么好,我现在要实现一个方法,它要求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返回每隔P个位置的元素,我们还能面向List接口编程么?假如我们依赖下标访问,则外部一不小心传入LinkedList的时候,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就从期望的O(N/P)变成了O(N2/P)。假如我们选择遍历整个列表,则即便是ArrayList我们也只能得到O(N)的效率。话说回来,Java类库的List接口就是个笑话,连Stack类都实现了List,真不知道当年的设计者是怎么想的。

简单地说,假如接口不能保证行为特征,则“面向接口编程”没有意义。

Go语言式的接口也有类似的问题,因为Structural Typing都只是从表面(成员名,参数数量和类型等等)去理解一个接口,并不关注接口的规则和含义,也没法检查。忘了是Coursera里哪个课程中提到这么一个例子:

interface IPainter { void Draw(); } interface ICowBoy { void Draw(); }

在英语中Draw同时具有“画画”和“拔枪”的含义,因此对于画家(Painter)和牛仔(Cow Boy)都可以有Draw这个行为,但是两者的含义截然不同。假如我们实现了一个“小明”类型,他明明只是一个画家,但是我们却让他去跟其他牛仔决斗,这样就等于让他去送死嘛。另一方面,“小王”也可以既是一个“画家”也是个“牛仔”,他两种Draw都会,在C#里面我们就可以把他实现为:

class XiaoWang : IPainter, ICowBoy { void IPainter.Draw() { // 画画 } void ICowBoy.Draw() { // 掏枪 } }

因此我也一直不理解Java的取舍标准。你说这样一门强调面向对象强调接口强调设计的语言,还要求强制异常,怎么就不支持接口的显示实现呢?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348efee060fadbe8921d4a2e0a29d6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