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如果你对以上苍白的文字介绍还是有些摸不着头脑,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两个详尽的模板处理的例程吧!(如果你有兴趣对后面的测试代码进行发掘,就会发现其实以下的两个例子都来自那里)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几乎是一致的?下面是区块解析的例子,你也会发现同样的效果:
我们的测试目标和结果
结束了对PHPLIB Template和FastTemplate的了解,应该可以进入本文的正题了--在应用环境中当然应该选择易于使用同时速度理想的部件构建系统,那么对于这样的两种类似技术,进行评测非常有必要。评测应该是由两部分组成:技术的使用难度和速度的快慢程度--前者是评论的部分,而后者是测试的部分。对于前者,我们主要针对两个类提供的API进行评论;对于后者,我们会让测试的数据来说话,当然这中间免不了需要编写一些简单的测试代码。
回合一:技术的易用性
这一回合主要是探讨PHPLIB Template和FastTemplate提供的API的使用情况。应该说,前者提供的API更符合PHP的一些常见编码惯例(特别是当你的项目中采用了PHPLIB的其他类时,这样的规范性会对整个项目有好的影响);而后者的一些方法名总觉得有些别扭(希望你不要觉得这只是我的狭隘看法,比如FastPrint()等等),同时方法的参数也不是非常"地道",这一点你也可以从刚才的代码看出来。
另外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模板区块的解析,FastTemplate直到最近的版本才开始支持。也就是说,如果你采用了之前的版本,在处理诸如数据库中记录的输出等内容时,不得不把这块内容独立存储在某处,然后在模板分析处理时附加上这个文件--真是一件让人难受的事情,尤其是对网页设计人员而言。
当然还有一点需要考察--那就是对于PHP版本的支持。PHPLIB产生在PHP3的时代,这一点和FastTemplate差不多;但是根据我们的应用,PHPLIB在现在的PHP4环境下运行相当好,而FastTemplate的网页上则显示了一些信息表明对于PHP4也许它还有一些BUG存在。
好了,讲了这么多(也许你会觉得都是FastTemplate的坏话),这个回合的胜利者很明显:PHPLIB Template,尤其是你同时在使用PHPLIB的其他类时,这样的技术易用性更加明显(你将不会对这些出自同一个开发小组的API感到陌生)。
回合二:处理速度
也许这才是很多人最关注的部分--在这个回合中,我们会采用两种模板处理的方式:一种是常规的分析、替换,另一种是对区块的解析、替换--同时这样的两种方式也是在实际系统中应用最多的:前者是一般的页面处理,后者是关于数据库内容的输出处理。同时,由于两种模板类采用的模板文件的格式基本相同,使得我们可以提供几乎一致的模板文件分别供两种模板解析,更增加了测试的可信度。
首先是确定测试的硬件和软件环境--硬件肯定是自己的机器了,Intel Celeron 733MHz, 256M RAM,40G HDD;软件平台中OS为Win2K Pro,Web服务器为Apache+PHP,且以模块方式运行。
其次是规划这次测试的系统--当然先在Web服务器的文档根目录下开一个tpl_test的新目录用以放置这个测试的所有文件;然后在/tpl_test下建立include目录以存放两个模板类文件(我们测试的核心,以.inc.php为文件扩展名)以及一个测试类文件(包括了计时和记录日志以及读取日志并分析等功能,以.inc.php为文件扩展名)和一个数据文件(为区块解析的测试做准备,主要包含了一个二维数组,同样以.inc.php为文件扩展名),建立ihtml目录存放使用的模板文件(需要被解析的模板文件,以.ihtml为文件扩展名),建立logs目录存放测试产生的日志(后面就是发现,其实测试的数据就是由对这些日志的分析得到的,以.log为文件扩展名)。当然,两种模板的处理PHP文件就放在/test目录下。这次测试最关键的一点是,还需要建立一个PHP文件,对以上提到的负责模板处理的文件进行数次调用:比如一个文件fast_test.php是采用FastTemplate解析模板的,而phplib_test.php是采用PHPLIB Template解析的,那么这个得出结果的PHP文件就负责多次以HTTP的方式请求以上的两个页面以获得测试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