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TCP滑动窗口代码简述

前言:TCP的可靠性大致通过3类方法来保障:1.确认和重传。2.流量控制。3.拥塞避免。其中的流量控制中使用的滑动窗口,使得TCP的发送方和接收方速度得以匹配,从而为传输提供了可靠性支撑。本篇就介绍一下滑动窗口在Linux的大致代码,对于滑动窗口的基本知识已经有无数优秀的文章,更有TCP/IP卷一可参考,本篇不再赘述。代码基于 Linux 2.6.32。

1. 背景问题介绍

我们知道TCP是有确认机制的,就是对于发送方发送的每个字节,接收方都会显式的进行确认(连续确认实际也是确认了每个字节)。那么仔细想象一下,该如何处理这个确认过程呢?比如,sender发送完一定数据后,停下来等待receiver的确认,然后再继续发送,再继续等待... 因此这里存在一个传输效率的问题。

接着再想另外一个问题,如果发送端的发送速度快,而接收端的接收速度慢,此时,如果不能协调收发速度,将会导致接收不及时丢包,进而加重重传,丢更多的包,引发网络雪崩。

上面两个问题基本就是滑动窗口诞生要解决的问题,即提高传输效率和流量控制的功能。

2. 流量控制简单过程

TCP的流量控制主要是协调收发的速度,在发送端维护着发送和接收窗口,同样的,在接收端,也同样如此。在说具体的操作之前,先说几个相关的概念:发送队列,接收队列,重传队列,滑动窗口,发送窗口,拥塞窗口,通告窗口。

2.1 概念解释

发送队列——我们知道协议栈在发送报文的时候,是要先放入到发送队列的,每个打开的socket都维护着一个接收队列和发送队列。

重传队列——当报文从发送队列被发送后,会拷贝一份放到重传队列,重传队列用于超时定时器到期后,进行重传。

滑动窗口——滑动窗口是一个可以滑动的区间。在发送时,通常就是指发送窗口;在接收时,就是指接收窗口。滑动窗口是一种提高传输效率的机制,因此在发送和接收过程中都有。

拥塞窗口——因为TCP有拥塞避免机制,因此引出了一个拥塞窗口,他也是一个限制发送速度的东西,当出现拥塞的时候,调节发送窗口大小。通常发送窗口是取拥塞窗口和通告窗口的较小值。

通告窗口——通告窗口是接收端传递给发送端的一个窗口值,表示接收端还有多大空余空间接收数据。所以,发送端的发送窗口就是根据通告窗口进行调节,使发送和接收速度匹配。

2.2 发送和接收

当有数据需要发送时,会把数据挂在这个socket的发送队列中,在linux中这个队列使用的是双向链表实现的

struct sk_buff_head { /* These two members must be first. */ struct sk_buff *next; struct sk_buff *prev; __u32 qlen; spinlock_t lock; };

TCP接收报文的函数为tcp_v4_do_rcv(),当建立连接后,接收处理的函数为tcp_rcv_established(),进来后,会进行fast path和slow path的区分处理,快通道和慢通道是由首部预测来确认的,首部预测用于提高TCP的处理速度。通常网络上大多数报文都会走fast path,看处理细节

if (len == tcp_header_len) { /* Predicted packet is in window by definition. * seq == rcv_nxt and rcv_wup <= rcv_nxt. * Hence, check seq<=rcv_wup reduces to: */ if (tcp_header_len == (sizeof(struct tcphdr) + TCPOLEN_TSTAMP_ALIGNED) && tp->rcv_nxt == tp->rcv_wup) tcp_store_ts_recent(tp); /* We know that such packets are checksummed * on entry. */ tcp_ack(sk, skb, 0); __kfree_skb(skb); tcp_data_snd_check(sk); return 0; }

那么就进行ack报文的处理tcp_ack(),在这个函数中,会更新发送窗口,使窗口右移,这样就会有新的报文可以被发送,tcp_data_snd_check(sk);就把这些报文发送出去。
最后调用tcp_write_xmit(),其函数说明如下:

This routine writes packets to the network. It advances the
send_head. This happens as incoming acks open up the remote
window for us.

可以看出,这个确实是用于发送窗口扩大后的报文。从这里可以看出TCP报文的发送在窗口机制下是由接收的ack来

当有数据需要接收时,依然看tcp_rcv_established()函数,先检查是否满足快速路径,如果没有乱序的话,就是这样。

if (tp->copied_seq == tp->rcv_nxt && len - tcp_header_len <= tp->ucopy.len) { #ifdef CONFIG_NET_DMA if (tcp_dma_try_early_copy(sk, skb, tcp_header_len)) { copied_early = 1; eaten = 1; } #endif if (tp->ucopy.task == current && sock_owned_by_user(sk) && !copied_early) { __set_current_state(TASK_RUNNING); if (!tcp_copy_to_iovec(sk, skb, tcp_header_len)) eaten = 1; }

然后就把报文从内核态拷贝到用户态,如果拷贝成功,标志成eaten = 1;接下来就是计算RTT以及更新接收的序列号。

if (eaten) { /* Predicted packet is in window by definition. * seq == rcv_nxt and rcv_wup <= rcv_nxt. * Hence, check seq<=rcv_wup reduces to: */ if (tcp_header_len == (sizeof(struct tcphdr) + TCPOLEN_TSTAMP_ALIGNED) && tp->rcv_nxt == tp->rcv_wup) tcp_store_ts_recent(tp); tcp_rcv_rtt_measure_ts(sk, skb); __skb_pull(skb, tcp_header_len); tp->rcv_nxt = TCP_SKB_CB(skb)->end_seq; NET_INC_STATS_BH(sock_net(sk), LINUX_MIB_TCPHPHITSTOUSER); }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39d15095796e6798b3c360c419b0e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