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 孙雅琴
“强基计划”首年招生,备受关注。近日,伴随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强基计划录取结果出炉,青岛的“强基天团”闪亮登场。被这些名校录取的学生身上都具备怎样的素质?他们在录取过程中经历了多少关卡?什么样的学生又适合报考强基计划?记者深入采访了这些学霸,揭秘他们的“强基之路”。
青岛二中通过强基计划和保送至清华北大的九名学生
强基第一年,二中7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
近日,2020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强基计划考试结果出炉。“强基计划”属于单独批次录取,也是高考所有批次录取中最早公布结果的,一经录取,就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投档。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理科类专业在我省招25人,文科类专业招3人;北京大学强基计划理工类专业在我省招22人,文科类专业招3人,医学类专业招4人。记者了解到,青岛二中有7人确定被清华、北大的强基计划录取,其中5人清华,占到了清华全省理科类别招生的20%。此外,綦熙、陈晓琨2名二中学生在高考前就因为突出的竞赛成绩,被保送至清华和北大。
二中王子昊(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录取)
在清华公布的强基计划名单中,青岛二中的于骏浩、张艺缤、殷玮婧、王煜然、迟凯文五人榜上有名。在北京大学的强基计划录取结果中,二中的王子昊和苏俊源同样成功入选。苏俊源介绍,北大强基计划考试的笔试部分难度明显高于高考,涉及很多竞赛知识。面试则非常接地气,侧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个人规划等。“北大面试像聊天一样,老师没有问我具体的数学物理学科知识,更多地聊到了自我介绍里提到的‘我与北大的故事’。”苏俊源说,他在自我介绍里以“我与北大的故事”为题,讲述了自己与北大的不解之缘:高二暑假拿到校荐资格参加了北大夏令营;高三寒假再次拿到北大冬令营参营资格,却因疫情不得不取消;原本综合成绩全校第二极大概率考进北大,高考成绩却略有遗憾;最终卡线进强基来到了评委老师面前……曲折的故事也吸引了评委的注意。
二中苏俊源(被北京大学应用物理专业录取)
今年是教育部在36所高校实施强基计划的第一年。教育业内普遍认为,如果说“自主招生”是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人才,那么强基计划则是以胸怀家国、志向坚定、有志于未来从事基础学科和关键领域研究的考生为对象,实现优秀人才选拔培养与国家发展有机结合。省招生考试院相关专家表示,强基计划探索选拔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小班化、导师制、“为考生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建立本硕博人才衔接培养模式,这在过去是从未出现过的,可以说是系统性重塑。”
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有报国之心
目前,强基计划录取中表现抢眼的学校,除了二中,还有五十八中,以及平度一中、西海岸一中、城阳一中、即墨实验高中等各区市的优质校。被清华北大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身上都具备哪些素质?
二中殷玮婧(被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录取)
作为二中清北强基计划录取者中唯一的女生,生化MT的学生殷玮婧认为,是要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未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按照各校公布的强基计划山东入围分数线,清华大学为686分,北京大学678分。殷玮婧高考成绩688分,超出清华入围线2分,同时凭借优异的笔试面试成绩,最后被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录取,“国家目前有很多技术还受制于人,我希望能投身科研,有朝一日为国家攻克这些技术瓶颈。这个专业是理工双学位,入学之后还将细分为精密仪器、材料、软件、微电子等方向,都是可以实现我的理想和抱负的。”殷玮婧说选择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实现了自己对基础学科的热爱、对清华大学的向往,以及对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完美交融。
青岛五十八中学生白成海高考687分,也是通过强基计划被清华大学探微学院录取的。“与金融、经济、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相比,强基计划的基础学科专业相对较冷。但当前国家很需要基础学科的人才,比如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研制疫苗就要生物学人才;新能源、航天材料等也都是国家的战略项目,有很多需要技术突破的方向,可以实现我的报国理想。”白成海始终记得,在三年高中生活里,班主任高登营常说,要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才是永不过时的选择,“‘追求卓越,报效祖国’是我们高中三年每天跑操都在喊的口号,现在终于实现了!”
多数学生有奥赛经历,突出者可破格入围
二中王煜然(被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