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先进青年知识分子是五四运动的先锋;今天,新时代中国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我们要加强新时代中国青年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新时代中国青年传承五四精神,坚定共产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勇担时代责任,永葆奋斗精神,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一是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认知是情感和行为认同的基础,而课堂教学是实现青年学生对国家认知的主渠道。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建立在具体形态之上,并通过各种象征符号来表现,通过一系列制度来运行。受限于个体知识结构、认知水平、人生阅历,青年学生对于国家的认知要经历从最初的具体形态到象征形态,再到抽象形态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最终实现对国家的完整认知。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好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为青年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要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坚持“八个相统一”,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二是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遵循思想政治工作“三大规律”,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教育青年、引导青年。首先,制定青少年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规划。青少年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提前谋划、科学规划。小学阶段要注重培养对国家的丰富情感,中学阶段要注重培养国家的理性认知,大学阶段要注重引导爱国的具体实践。其次,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阵地建设与管理。博物馆、纪念馆是很好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阵地,要积极建设和使用这些阵地,并采取快闪、H5、VR等形式,做到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润物无声。最后,把节假日与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国庆节、劳动节等节假日是非常好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活动契机,要多组织“与国旗合影”“重温红色记忆”等情境爱国实践活动。
三是加强网络爱国主义文化建设。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空间已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阵地,新媒体也已成为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手段。“当今世界,谁掌控了互联网,谁就拥有最大的话语权。”青年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无人不网、无处不网、无时不网,敌对势力往往通过互联网渗透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青年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首先,加快“主力军”挺进“主阵地”。主流媒体要全方位进入网络空间,弘扬网络爱国主义文化,引领线上线下思想舆论。其次,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近年来,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将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推出了一系列网络产品,为网络爱国主义教育创造了更多更好的平台。最后,打造晴朗网络空间。爱国不需要理由,但需要理性。要建立健全网络空间治理体系,正确引导网络爱国主义言行,建设一个健康的网络爱国传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