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 HTTP/2 提升性能的7个建议(2)

典型网络RTT(30-250ms):HTTP/2比HTTP/1.x快,而且它们都比HTTPS快。美国两个相邻城市间的RTT约为30 ms,而东西海岸间(约3000英里)则约为70 ms。东京到伦敦间最短路径的RTT大约240 ms。

高RTT(300ms及以上):HTTP/1.x比HTTP/2快,后者又比HTTPS快。

首次渲染时间

首次渲染时间

这张图显示了首次渲染的时间,也就是用户第一次在自己屏幕上看到网页内容的时间。这个时间一般认为关系到用户对网站响应速度的感知。

要想了解我们测试的更多内容,请看这个HTTP/2的介绍视频,来源是nginx.conf 2015。

然而,每个网页都不相同,实际上每个用户的会话也不一样。如果你托管流媒体或提供大文件下载,那你的决定可能不一样,甚至相反。

你最终可能发现投入产出比并不明显。如果是这样,那你得多学习一下,针对自己的内容多做一些测试,然后咱们可以聊一聊。(想找点资料?可以看看NGINX网络研讨:What’s New in HTTP/2?)。

建议二:终止HTTP/2和TLS

终止协议意味着客户端使用期望的协议连接代理服务器,比如TLS或HTTP/2,然后代理服务器再去连接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但不需要使用相同的协议,如下图所示。

终止 HTTP/2 和 TLS

使用独立的服务器终止协议意味着使用多服务器架构。多服务器可能是多个物理服务器、多个虚拟服务器,或者AWS这样的云环境中的多个虚拟服务器实例。多服务器就比单服务器复杂,或者比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的组合复杂。不过,多服务器架构有很多好处,而且很多流量大的网站也必须用这种架构。

终止 HTTP/2 和 TLS

配置了服务器或者虚拟服务器之后,很多事情都成为可能。新服务器可以分担其他服务器的负载,可用于负载平衡、静态文件缓存和其他用途。另外,也可以让添加和替换应用服务器或其他服务器更容易。

NGINX和NGINX Plus经常被用来终止TLS和HTTP/2协议、负载平衡。已有环境不必改动,除非要把NGINX服务器挪到前端。

建议三:考虑从SPDY开始

SPDY是HTTP/2的上一代,总体性能相同。因为它已经出现好几年了,所以有很多浏览器却。不过,在本文写作时,这个支持上的差距正在缩小。具体来说,有三分之二的浏览器支持HTTP/2,而有五分之四的浏览器支持SPDY。

如果你着急采用新的Web传输协议,又想尽可能覆盖更多用户,可以先从SPDY开始。然后到2016年初,即谷歌不再支持SPDY的时候,再切换到HTTP/2,很简单,至少在NGINX中如此。那时候,更多用户会拥有支持HTTP/2的浏览器,而你已经为其中大部分用户提供了很好的性能。

建议四:找出为HTTP/1.x优化的代码

在决定采用HTTP/2之前,首先得知道你的代码有哪些是针对HTTP/1.x优化过的。大概有四方面的优化。

分域存储。为了实现并行请求文件,你可能把文件分散到了不同的域里,CDN会自动这么做。但分域存储会影响HTTP/2的性能,建议使用HTTP/2友好的分域存储(参见建议七),只针对HTTP/1.x用户分域。

图片精灵(sprites)。图片精灵把很多图片拼成一个文件,然后通过代码按需取得每个图片。图片精灵在HTTP/2的环境下没太大用处,但还是有点用的。

拼接的代码文件。与使用图片精灵的原因类似,很多独立的文件也会被弄成一个,然后浏览器再从其中找到并运行需要的文件。

内联文件。CSS代码、JavaScript代码,甚至图片等被直接插到HTML文件中的内容。这样可以减少文件传输,代价是初始HTML文件较大。

后面三种优化都涉及把小文件塞进一个较大的文件里,目的是减少新建连接的初始化和握手,这些操作对TLS而言非常费时间。

第一种优化即分域存储恰恰相反,强制打开多个连接,目的是并行地从不同的域获取文件。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技术对于HTTP/1.x下的站点却十分有效。然而,要用好这两种技术,必须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资源,用于实现、管理和运维。

在采用HTTP/2之前,需要找出应用了这些优化的代码,分析一下它们会不会影响你的应用设计和工作流程。这样在迁移到HTTP/2之后,就可以着手改造它们,甚至撤销某些优化。

建议五:部署HTTP/2或SPDY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65235aa9fed86aa12362d88ba3bddf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