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上路,被扣分、罚款有时在所难免。公安部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正在陆续推出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企业群众的60项措施,其中,试点接受教育减免交通违法记分奖励措施,引发舆论热议。
接受教育减免交通违法记分奖励措施,被媒体和网友形象地称为“学法免分”。对绝大多数机动车驾驶人来说,这当然是值得高兴的,因为有了“学法免分”,也就意味着在自己由于交通违法而驾照被扣分以后,除了缴纳罚款接受处罚之外,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且从人性化执法的角度来看,“学法免分”也有积极意义。因为很多驾驶人主观上并没有违法的意愿,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导致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法免分”相当于给予这部分驾驶人改正的机会。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现实中也有不少人只在乎扣分而根本不在乎罚款,在扣分加罚款的交通违法处罚制度下,一旦一个记分周期内扣分达到12分,就要重新参加考试才能拿回驾照,有的甚至会被暂扣或吊销驾照,需要重新参加驾照学习才能拿回驾照,这可以让人有所忌惮。一旦实行“学法免分”,上述的驾驶人可能真的肆无忌惮了。
由此而言,使“学法免分”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又不被人钻了空子,就需要做好配套措施。一方面,应当对“学法免分”的范围进行科学界定。诸如闯红灯、酒驾、醉驾、故意伤人等交通违法行为,无论如何都不能通过学习或者接受教育就减免处罚。
另一方面,因为很多地方推出的“学法免分”都是线上进行的,所以如何防止线上的代考替考行为就显得极为关键。对此,可以动用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确保是驾驶人本人学习和答题考试。当然,也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毕竟线下的学习门槛更高一些,作弊、替考等行为也会相对少一些。
与此同时,“学法免分”政策中学习的内容、减分的标准、原则和尺度,都应该统一。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因为标准和尺度不统一而引发争议,也有利于“学法免分”落实推广。
原标题:“学法免分”好政策还须落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