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的配置文件
redis的默认配置文件在redis目录下,有个叫redis.conf的文件。
用配置文件启动redis命令为:
src/redis-server redis.confRedis支持的参数:
1k => 1000 bytes 1kb => 1024 bytes 1m => 1000000 bytes 1mb => 1024*1024 bytes 1g => 1000000000 bytes 1gb => 1024*1024*1024 bytes这里可以指定内存的大小
bind 127.0.0.1这里可以绑定监听一个或多个IP地址。如果注释掉,将处理所有的请求,生产环境就注释掉。
protected-mode yes这个参数是3.2才新有的,保护模式,默认开启,如果你确定你想要从其它的主机获取redis的监听,那么你就设为NO.需要你将配置bind。
port 6379这里是监听端口,默认6379.
tcp-backlog 511TCP监听的最大数,这里需要注意,如果链接过多,需要调整的话,同时需要调整/proc/sys/net/core/somaxconn下的配置,否则linux下会默认使用此配置调正到最低。
timeout 0设置客户端的超时时间,单位为秒,如果客户端在此时间内没有发出新的请求,就关闭连接。默认为0就是不管它。
tcp-keepalive 300TCP检测,也就是说每过300秒检测一次客户端是否还有效,避免服务器长时间阻塞。
daemonize no默认情况,redis服务不在后台开启,设为yes,则在后台以守护进程形式运行。
supervised no可以通过upstart和systemd管理Redis守护进程,这个参数是和具体的操作系统相关的。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当 Redis 在后台运行的时候, Redis 默认会把 pid(redis进程号) 文件放在/var/run/redis.pid,你可以配置到其他地址。当运行多个 redis 服务时,需要指定不同的 pid 文件和端口。
loglevel notice日志:Redis总共支持四个级别:debug、verbose、notice、warning。
Debug:记录很多信息,用于开发和测试;
Varbose:有用的信息,不像debug会记录那么多;
Notice:普通的verbose,常用于生产环境;
Warning:只有非常重要或者严重的信息会记录到日志;
默认是notice级别。
log的存放地址,默认为“”就是输出到控制台。
databases 16可用的数据库数量,默认为16个。可以使用 SELECT 命令来切换数据库。默认使用的数据库是 0。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设置 Redis 进行数据库镜像的频率:
900 秒后如果至少有 1 个 key 的值变化,则保存
300 秒后如果至少有 10 个 key 的值变化,则保存
60 秒后如果至少有 10000 个 key 的值变化,则保存
当持久化出现错误之后,是否继续提供写服务.
rdbcompression yes数据持久化的时候,是否压缩。
rdbchecksum yes读取和写入的时候是否支持CRC64校验,默认是开启的.
dbfilename dump.rdb镜像备份文件的文件名。
dir ./数据库镜像备份的文件放置的路径。这里的路径跟文件名要分开配置是因为 Redis 在进行备份时,先会将当前数据库的状态写入到一个临时文件中,等备份完成时,再把该该临时文件替换为上面所指定的文件,而这里的临时文件和上面所配置的备份文件都会放在这个指定的路径当中。
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masterauth <master-password> slave-serve-stale-data yes设置该数据库为其他数据库的从数据库。
如果需要密码验证则设置密码。
当slave服务器和master服务器失去连接后,或者当数据正在复制传输的时候,如果此参数值设置“yes”,slave服务器可以继续接受客户端的请求,否则,会返回给请求的客户端如下信息“SYNC with master in progress”。
是否允许slave服务器节点只提供读服务。
repl-diskless-sync no repl-diskless-sync-delay 5 repl-ping-slave-period 10 repl-timeout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