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布茹玛汗•毛勒朵和丈夫在新疆乌恰县吉根乡安家,1964年二人成为第一批护边员。发现当地没有界碑,不识字的她便学写“中国”二字,刻在十余万块石头上,标记长长的巡边路。58载时光,8万多公里,她依然坚守:“只要我能走动,就会在巡边路上,刻‘中国石’!”(11月27日《央视新闻》)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文化程度如何,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儿女最自然、最朴素的情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不论树的影子有多长,根永远扎在土里。爱国是一种蕴藏于心的真切情感,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这种精神早已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
“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地方。但是,那里有长江么?有长城么?有黄山么?有黄河么……既然这些都没有,那么,祖国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地方。”当年路遥的文字,激发起多少人的爱国激情。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在这个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坐标上,我们的爱国底气更足、信心更满。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今天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突破,离不开无数知识分子默默地牺牲和贡献。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等“两弹一星”元勋以身许国,西安交通大学“西迁人”等老一辈知识分子“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哪里”,正是有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才有我国科技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要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就要弘扬老一辈知识分子舍小我、顾大我的爱国奉献精神,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为了国家利益勇于牺牲个人利益,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在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中实现个人价值,建功立业。滴水虽有沾润作用,但滴水必加入河海,才能成为波涛。个人的理想奋斗,只有融入爱国主义的万顷洪流,方能形成排山倒海、无往不前之势。
我们或许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但身负历史发展使命;我们或许做不出“惊天动地”的成绩,但是我们每个人一定可以像布茹玛汗•毛勒朵奶奶那样,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铺路石”,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史记》有云:“民与民同心,则家安之;君与民同心,则国兴之”。我们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能够与时代同进步、与国家同发展,即使再小的力量,也能助推伟大复兴的巨轮乘风破浪前行、驶向彼岸。 (凌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