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汽车成趋势,能为零部件智能化带来多大发(2)

  此外,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还打造了“中国汽车健康指数”,通过评价和表彰,推动“健康汽车”的发展。6月11日,“中国汽车健康指数”工作组以线上会议的形式,组织14家车企的20余位专家,对PM颗粒物板块测评规程进行了评审,并对前期调查数据进行了深度分析。

  ■加速走向智能化

  近来,全球疫情状况仍然令人忧心忡忡,对于“健康汽车”的向往正在成为世界共同的追求。而且,尽管相关企业、机构研究的路径、方法不同,但都在积极推动着“健康汽车”的发展。

  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和两家日本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通过研究获得了铌酸锶薄膜新材料制作的手持式设备,可以发射高强度紫外线来消灭病毒,可以用在私家车和公交车上。

  目前,相似的产品也已出现在国内,延锋内饰自主研发的“小延UV杀菌盒”就是一种可用于汽车车内环境杀菌的紫外线产品。这个“移动式”盒子,既可以装在新车上,老用户也可以单独购买使用。

  在新理念引导下,如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都更加注重从源头上开始重视“健康”元素。“北汽在汽车内饰选材方面,从源头上采用环保低挥发性材料,严格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相关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和欧盟的要求。”北汽研究院内外饰部非金属工艺科科长李俊贤向记者介绍,北汽独创且拥有发明专利的车内空气质量综合验证设备——环境综合舱,能够提供超越国标规定的25℃验证标准,有效保证了车内空气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健康”概念也逐渐与智能化结合,从“健康防护”转向“健康监测”。包括特斯拉及一些造车新势力,在新款智能化的车型上,都安装了人体健康监测系统,不仅可以用于驾驶员的疲劳监测,而且可以对驾乘人员的体温、甚至血压进行监测。

  宋广生表示,目前,国内“健康汽车”相关的一系列标准、规范正在制定完善之中,必将为相关产品发展提供指引和规范。“智能化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当然,将健康防护与健康监测相结合,或将成为‘健康汽车’的发展趋势。”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认为。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84cc8ae4dda486cf4131157f2e40882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