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使用logstash => redis => logstash Server这种结构?
首先,我们要了解redis在此处的用处。
redis在此处,做为一个消息队列,可以用来整合多个ngxin那里收集而来的日志。
当elasticsearch发生故障或重启的时候,redis仍可接受来自web端的日志。
当elasticsearch重新启动的时候,则会从消息队列中重新读取数据。
这样就可以不会因为重启的这段时间而丢失那段时间的日志数据。
kibana.jpg
ELK stack的安全问题(1).ELK安全相关:
由于ELK stack是日志信息,相对来说比较私密,不能任由谁都能访问。
a.在前端使用nginx做代理,并且启用basic认证。
b.nginx设置访问控制,来限制访问来源的ip。
c.把ELK stack在局域网内,不向外提供服务。
(2)redis的安全相关:
a.redis启动自带的认证功能
b.nginx设置访问控制,来限制访问来源的ip。
c.把redis在局域网内,不向外提供服务。
(1).ELK安装起来看起来十分容易,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因为版本之间有差异,所以很容易出错。而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查看日志,或者到官方文档
(2).写出正确的grok规则是最花时间,也就是说ELK里面,最烧脑的是logstash。
但是elasticsearch的配置文件很严格,有时即使是少写一个空格也会启动失败。
(3).因为ELK stack需要启动java虚拟机,很占用内存。
同时elasticsearch、logstash都需要安装JVM虚拟机,一般不搭建在同一台服务器。
(4).redis很消耗内存,在redis内存占用达到总体70%以上的时候就需要引起注意。
同时,redis最好安装3或者以上的高版本,因为低版本的redis很容易和logstash不兼容,写不进去。
(5).由于权限的问题而导致启动失败
可修改/etc/sysconfig/logstash中启动用户为root。
(6)这个架构中的单点故障:Redis。
1.logstash Server故障的时候,消息储存在消息队列中
2.logstash Client故障的时候,日志仍然保存在nginx日志文件中。
但是重启的时候,只要配合sincedb依然可以继续上次断开的地方开始读取。
3.Elasticsearch故障的时候,集群中的其他节点会生效
4.Redis故障的时候,,logstash client的多个主机都无法向redis写入数据。
关于新版本的见解:
文章都是实际搭建之后而成,关于理论部分不过多阐述。
ELK stack2.4版本目前使用较多,新版ELK由于变动较大并追加了新功能。
在搭建或者使用期间时报错,可能较难搜索到结果。
如果求稳定使用而不是追求新功能的话,本文可以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