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惯用的是pycharm(IDEA的Python IDE版本),配上go的插件,把源码目录进行合理组织后,加入到go的lib,即可实现跳转。更多的方法可以参看这里。
kubernetes源码编译kubernetes的源码编译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宿主机/物理机上进行编译,这就意味着你需要完整的搭建编译环境,这个会依赖于各种问题,做法相当不fashion。另外一种则是使用docker进行编译。这也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编译方式。
使用docker进行编译本文以kubernetes 1.2为例进行介绍。
kubernetes自身提供了基于docker的编译方式,按照说明,只需要运行
run.sh hack/build-go.sh即可从源码编译出对应的二进制文件。
可以看到run.sh中有如下几个步骤:
kube::build::verify_prereqs kube::build::build_image kube::build::run_build_command "$@" verify_prereqskube::build::verify_prereqs是为编译做一些检查,包括检查需要的镜像是否存在等。
build_imagekube::build::build_image这一步骤主要是根据Dockerfile,进行构建镜像。这一如下:
function kube::build::build_image() { kube::build::ensure_tar mkdir -p "${LOCAL_OUTPUT_BUILD_CONTEXT}" //对于源码进行打包,打成tar包 "${TAR}" czf "${LOCAL_OUTPUT_BUILD_CONTEXT}/kube-source.tar.gz" $(kube::build::source_targets) kube::version::get_version_vars kube::version::save_version_vars "${LOCAL_OUTPUT_BUILD_CONTEXT}/kube-version-defs" //组织待构建镜像的文件夹 cp build/build-image/Dockerfile "${LOCAL_OUTPUT_BUILD_CONTEXT}/Dockerfile" kube::build::update_dockerfile //构建镜像 kube::build::docker_build "${KUBE_BUILD_IMAGE}" "${LOCAL_OUTPUT_BUILD_CONTEXT}" 'false' }待构建镜像的文件夹位于_output文件夹中。可以看到_output的目录结构如下:
[root@localhost kubernetes]# tree _output/ _output/ └── images └── kube-build:build-cbc077d244 ├── Dockerfile ├── kube-source.tar.gz └── kube-version-defskube-source.tar.gz即为kubernetes源码打成的tar包。Dockerfile即为build-image/Dockerfile文件。
之后docker build将在kube-build:build-cbc077d244文件夹中进行,编译成kube-build:build-cbc077d244的镜像。
cbc077d244为git提交时的id,根据源码commit时情况不同该id不同。
[root@localhost kubernetes]# docker image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VIRTUAL SIZE kube-build build-cbc077d244 46bca394905f 42 hours ago 1.628 GB gcr.io/google_containers/kube-cross v1.4.2-1 eb4273dc5e30 5 months ago 1.551 GB run_build_command到现在为止,必要的工作已经基本做完,代码也已经打包进入镜像,此时只要使用docker从kube-build:build-cbc077d244的镜像run一个容器出来,进行编译即可。
实际kube::build::run_build_command也就是这样工作的。不过这里面还做了一些额外的工作,比如把编译输出的文件夹通过-v参数挂载到_output/dockerized/bin下。这样当编译完成之后,生成的二进制文件就可以直接在_output/dockerized/bin目录下获取了。
这一过程参见
实际问题一条命令进行编译的愿望很美好。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实际中有一些问题,导致这一编译不能正常进行。其中首要的问题就是镜像无法拉取的问题。
镜像无法拉取Dockerfile中的第一行命令:
FROM gcr.io/google_containers/kube-cross:KUBE_BUILD_IMAGE_CROSS_TAG。因此需要依赖于gcr.io/google_containers/kube-cross:KUBE_BUILD_IMAGE_CROSS_TAG这个镜像。但是由于网络原因,往往无法正常拉取该镜像。所以会导致镜像构建失败。
对于这一问题,有两种方式可以解决:
自己进行构建kube-cross镜像
通过代理或者其他方式,获取gcr.io/google_containers/kube-cross:KUBE_BUILD_IMAGE_CROSS_TAG镜像
本文主要介绍前一种方式。其实kube-cross镜像的内容,可以在kube-cross文件夹中获取。当然,要想在国内直接构建这个镜像,仍然会存在无法下载部分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