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目标是写一个非常详细的关于diff的干货,所以本文有点长。也会用到大量的图片以及代码举例,目的让看这篇文章的朋友一定弄明白diff的边边角角。
先来了解几个点...
1. 当数据发生变化时,vue是怎么更新节点的?
要知道渲染真实DOM的开销是很大的,比如有时候我们修改了某个数据,如果直接渲染到真实dom上会引起整个dom树的重绘和重排,有没有可能我们只更新我们修改的那一小块dom而不要更新整个dom呢?diff算法能够帮助我们。
我们先根据真实DOM生成一颗 virtual DOM ,当 virtual DOM 某个节点的数据改变后会生成一个新的 Vnode ,然后 Vnode 和 oldVnode 作对比,发现有不一样的地方就直接修改在真实的DOM上,然后使 oldVnode 的值为 Vnode 。
diff的过程就是调用名为 patch 的函数,比较新旧节点,一边比较一边给 真实的DOM 打补丁。
2. virtual DOM和真实DOM的区别?
virtual DOM是将真实的DOM的数据抽取出来,以对象的形式模拟树形结构。比如dom是这样的:
<div> <p>123</p> </div>
对应的virtual DOM(伪代码):
var Vnode = { tag: 'div', children: [ { tag: 'p', text: '123' } ] };
(温馨提示: VNode 和 oldVNode 都是对象,一定要记住)
3. diff的比较方式?
在采取diff算法比较新旧节点的时候,比较只会在同层级进行, 不会跨层级比较。
<div> <p>123</p> </div> <div> <span>456</span> </div>
上面的代码会分别比较同一层的两个div以及第二层的p和span,但是不会拿div和span作比较。在别处看到的一张很形象的图:
diff流程图
当数据发生改变时,set方法会让调用 Dep.notify 通知所有订阅者Watcher,订阅者就会调用 patch 给真实的DOM打补丁,更新相应的视图。
具体分析
patch
来看看 patch 是怎么打补丁的(代码只保留核心部分)
function patch (oldVnode, vnode) { // some code if (sameVnode(oldVnode, vnode)) { patchVnode(oldVnode, vnode) } else { const oEl = oldVnode.el // 当前oldVnode对应的真实元素节点 let parentEle = api.parentNode(oEl) // 父元素 createEle(vnode) // 根据Vnode生成新元素 if (parentEle !== null) { api.insertBefore(parentEle, vnode.el, api.nextSibling(oEl)) // 将新元素添加进父元素 api.removeChild(parentEle, oldVnode.el) // 移除以前的旧元素节点 oldVnode = null } } // some code return vnode }
patch函数接收两个参数 oldVnode 和 Vnode 分别代表新的节点和之前的旧节点
判断两节点是否值得比较,值得比较则执行 patchVnode
function sameVnode (a, b) { return ( a.key === b.key && // key值 a.tag === b.tag && // 标签名 a.isComment === b.isComment && // 是否为注释节点 // 是否都定义了data,data包含一些具体信息,例如onclick , style isDef(a.data) === isDef(b.data) && sameInputType(a, b) // 当标签是<input>的时候,type必须相同 ) }
不值得比较则用 Vnode 替换 oldVnode
如果两个节点都是一样的,那么就深入检查他们的子节点。如果两个节点不一样那就说明 Vnode 完全被改变了,就可以直接替换 oldVnode 。
虽然这两个节点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子节点一样怎么办?别忘了,diff可是逐层比较的,如果第一层不一样那么就不会继续深入比较第二层了。(我在想这算是一个缺点吗?相同子节点不能重复利用了...)
patchVnode
当我们确定两个节点值得比较之后我们会对两个节点指定 patchVnode 方法。那么这个方法做了什么呢?
patchVnode (oldVnode, vnode) { const el = vnode.el = oldVnode.el let i, oldCh = oldVnode.children, ch = vnode.children if (oldVnode === vnode) return if (oldVnode.text !== null && vnode.text !== null && oldVnode.text !== vnode.text) { api.setTextContent(el, vnode.text) }else { updateEle(el, vnode, oldVnode) if (oldCh && ch && oldCh !== ch) { updateChildren(el, oldCh, ch) }else if (ch){ createEle(vnode) //create el's children dom }else if (oldCh){ api.removeChildren(el) } } }
这个函数做了以下事情:
找到对应的真实dom,称为 el
判断 Vnode 和 oldVnode 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
如果是,那么直接 return 如果他们都有文本节点并且不相等,那么将 el 的文本节点设置为 Vnode 的文本节点。
如果 oldVnode 有子节点而 Vnode 没有,则删除 el 的子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