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社会从互联网时代向物联网时代的跨越发展中,物联网正在潜移默化地深入工作、生活和社会。但从目前来看,物联网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着一些痛点,而区块链以其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等特点有望帮助物联网化解许多困难。
针对区块链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前景,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分会委员黄建华表示,物联网应用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的诸多问题包括:可靠性、无信任操作、去中心化控制、分布式存储、容错、不变性、数据完整性、数据验证、没有双花、日志管理、审计、自主运行等。
例如,IBM去中心化的P2P自动遥测系统(Adept),基于三种协议:Blockchain(区块链)、BitTorrent(文件分享)、和TeleHash(P2P信息发送系统)。Adept可以管理产品注册,在具体应用时,一个产品组装完成,生产商可以把它注册进一个全局区块链中,由此来表明一个产品的诞生;当这个产品售出去后,消费者可以把它再注册进一个局部(如一座城市或省)区块链,以获得售后服务。三星公司就将W9000洗衣机纳入了Adept体系,利用智能合约,这个洗衣机将会自动向洗衣液零售商发送订购单,并且能自动向零售商支付账单。
据了解,目前国内外一些公司已开发出了一些物联网区块链平台,有些具有较好的实用功能。一是IOTA–Tangle。博世公司用XDK收集实时数据,然后通过IOTA数据市场进行销售;富士通将其用于跨工业生产环境和供应链的审计跟踪;大众汽车“Digital CarPass”项目使用IOTA确保关键因素(如里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二是HDAC。适用于智能工厂、智能家居和智能建筑,用于机器对机器交易和物联网设备之间的操作。三是VeChain。全球企业级公共区块链平台,包括物流、汽车、医疗设备生产等。四是Waltonchain。将RFID标签和读写器控制芯片植入产品,跟踪供应链中的流程和产品。
但由于区块链技术目前还没有完全成熟,还不能满足物联网的众多安全需求与性能需求。黄建华表示,这些问题既有区块链本身的技术局限,也有与物联网的融合障碍。目前来看,区块链技术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可扩展性不强、交易确认的等待时间较长、巨量的数据存储困难(比如在智慧城市场景中,来自数百万个物联网节点的数据)、有密集的计算和能量需求、存在隐私泄露风险等。
对此,黄建华提出建议,物联网共识协议需要考虑诸多问题。包括以物联网为中心的交易验证规则、抵御Sybil攻击、共识终结、避免分叉(Forks)、设备完整性检查、避免DoS攻击、低延迟、低计算开销、低能耗、低通信复杂度等。目前,国内外关注较多的是DAG结构的物联网区块链项目。不同于常规的单链结构,DAG结构呈网状,交易可以先提交上链后验证,且可以并行写入,明显提高效率。具有代表性的DAG结构的区块链项目,包括IOTA、Byteball、NANO等。另外,要理性看待区块链技术功能。一是区块链技术存在功能短板。二是区块链技术并非适合所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