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课空间

目前,网络“云课堂”已成为广大学生疫情期间学习的主渠道,但一些网站平台无视社会责任,屡屡利用网课推广网游、交友信息,甚至散布色情、暴力、诈骗信息,危害广大学生特别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社会影响十分恶劣。为切实解决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突出问题,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网课平台规范有序发展,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决定即日起启动为期两个月的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专项整治。

疫情期间,网课平台得到了加速发展;反过来,各网课平台的快速涌现,也为保障疫情期间的“停课不停学”提供了硬件支撑。但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网课平台也的确暴露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之予以规范很有必要。

这次专项整治将聚焦几大突出问题,其中就包括要加强网课页面周边生态管理,不得出现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不得利用弹窗诱导点击不适宜未成年人的页面;不得推送与学习无关的广告信息。这种治理方向其实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如据央视报道,今年2月初,某网络直播平台开通了免费上网课的渠道,但在其直播APP中,却经常弹出各种网游的兴趣选项,在网课页面中,也有大量精心包装的游戏广告。这一现象,不仅干扰正常的网课学习环境,也可能构成对未成年人的不当诱导,对之坚决说不,是为未成年人营造清朗网课空间的内在要求。

应该看到,网课平台,一是要体现课堂该有的秩序和严肃性。网课虽然是在网络上开展,有着诸多形式创新,但归根结底仍是课堂,就必须要遵守相应的规矩,有课堂该有的样子。比如,与学习无关,可能对孩子上课造成干扰的广告信息,就应该坚决屏蔽。二是要体现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立场。上网课的学生中,大部分属于未成年人,而网络又具有相对的开放性,这要求网课平台在相关的信息发布上,应该要有“孩子”视角,对那些“少儿不宜”的内容予以主动限制。一句话,从未成年人保护的角度,不应该让孩子接触的信息,网课平台也应该当好“把关人”。

对网课平台加以必要规范,说到底就是要提升网课平台的专业性。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疫情期间出现井喷的网课平台市场中,不少平台其实属于跨界性质。虽然说不宜因此为之设立过高的门槛,但任由那些不具有起码专业性的平台随意“跨界”到网课市场,则很有可能加剧行业的失范风险。在这个角度来看,给予网课平台必要的规范约束,就是要让那些真正致力于网课业务的专业性平台能够真正“留下来”,而那些只是“蹭热度”的平台则主动打消“投机”的念头。由此便倒逼整个网课平台生态的改善,也真正杜绝“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让行业形成良性竞争。

网课作为一个新兴行业,目前从平台竞争机制到监管规则其实都处于一种待完善的阶段。此次多部门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涉未成年人网课平台专项整治,实际上也是一个完善规则、厘清发展边界的过程,有利于让各监管部门明确职责,也有助于各平台形成更清晰的发展预期。

当前社会的网课需求较之于疫情期间的高峰期已有明显下降,但目前正值暑期,也是网课的小高峰,在此时开展专项整治,可谓正逢其时。而从长远来看,网课的普及将是大势所趋,不再只是限定于像疫情期间这样的特殊阶段,这也注定了对其规范,既要有特定时间段的专项整治,也得有基于长效机制的常态化监管。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清朗的网课空间,相信专项整治只是一个开始。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20年08月12日第2版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ca39c5019580b6ae56db2517e792f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