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spBSD 是一个 FreeBSD 的树莓派发行版。它是一个基于 Unix 的系统,而不是 Linux。作为开源 Unix 的一员,它延续了 Unix 的功能,而且和 Linux 有着众多相似之处。包括有类似的开源软件带来的相似的系统环境,包括 Perl。
OSMC,即开源多媒体中心,以及 LibreElec 电视娱乐中心,它们都基于运行 Linux 内核之上的 Kodi 娱乐中心。它是一个小巧、特化的 Linux 系统,所以不要期望它能支持 Perl。
Microsoft Windows IoT Core 是仅运行在树莓派3上的新成员。你需要微软开发者身份才能下载。而作为一个 Linux 极客,我根本不看它。我的 PiFlash 脚本还不支持它,但如果你找的是它,你可以去看看。
PiFlash 脚本如果你想看看树莓派 SD 卡烧录指导,你可以找到在 Windows 或者 Mac 系统下需要下载的工具来完成烧录任务。但是对于 Linux 系统,只有一系列手工操作建议。我已经手工做过这个太多次,这很容易引发一个开发者的本能去自动化这个过程,这就是 PiFlash 脚本的起源。这有点难,因为 Linux 有太多方法可以配置,但是它们都是基于 Linux 内核的。
我总是觉得,手工操作潜在最大的失误恐怕就是偶然错误地擦除了某个设备,而不是擦除了 SD 卡,然后彻底清除了我本想保留在硬盘的东西。我在 SVPerl 演讲中也说了,我很惊讶地发现在听众中有犯了这种错误(而且不害怕承认)的人。因此,PiFlash 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保护新手的安全,不会擦除 SD 卡之外的设备。PiFlash 脚本还会拒绝覆写包含了已经挂载的文件系统的设备。
对于有经验的用户,包括我,PiFlash 脚本还提供提供一个简便的自动化服务。下载完系统镜像之后,我不需要必须从 zip格式中解压缩或者提取出系统镜像。PiFlash 可以直接提取它,不管是哪种格式,并且直接烧录到 SD 卡中。
我把 PiFlash 及其指导发布在了 GitHub 上。
命令行用法如下:
piflash [--verbose] input-file output-device
piflash [--verbose]--SDsearch
input-file 参数是你要写入的系统镜像文件,只要是你从树莓派发行版网站下载的镜像都行。output-device 参数是你要写入的 SD 卡的块设备路径。
你也可以使用 --SDsearch 参数列出挂载在系统中 SD 卡设备名称。
可选项 --verbose 可以输出所有的程序状态数据,它在你需要帮助时或者递送 bug 报告和自行排错时很有用。它就是我开发时用的。
下面的例子是我使用该脚本写入仍是 zip 存档的 Raspbian 镜像到位于 /dev/mmcblk0 的 SD 卡:
piflash 2016-11-25-raspbian-jessie.img.zip /dev/mmcblk0
如果你已经指定了 /dev/mmcblk0p1 (SD 卡的第一分区),它会识别到这个分区不是一个正确的位置,并拒绝写入。
在不同的 Linux 系统中怎样去识别哪个设备是 SD 卡是一个技术活。像 mmcblk0 这种在我的笔记本上是基于 PCI 的 SD卡接口。如果我使用了 USB SD 卡接口,它就是 /dev/sdb,这在多硬盘的系统中不好区分。然而,只有少量的 Linux 块设备支持 SD 卡。PiFlash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会检查块设备的参数。如果全部失败,它会认为可写入、可移动的,并有着正确物理扇区数量的 USB 驱动器是 SD 卡。
我想这应该能涵盖大部分情况。但是,如果你使用了我不知道的 SD 卡接口呢?我乐意看到你的来信。请在输出信息中加上 --verbos --SDsearch 参数,以便让我可以知道你系统目前的环境。理想情况下,如果 PiFlash 脚本可以被广泛利用,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开源社区去尽可能的帮助更多的树莓派用户。
树莓派的 CPAN 模块CPAN(Comprehensive Perl Archive Network)是一个世界范围内包含各种 Perl 模块的的下载镜像。它们都是开源的。大量 CPAN 中的模块都是历久弥坚。对于成千上百的任务,你不需要重复造轮子,只要利用别人已经发布的代码就可以了。然后,你还可以提交你的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