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可视化网络安全技术“看透”黑客
“为什么下一代防火墙防不住下一代威胁?”日前,在“2016可视化网络安全技术论坛”上,论坛承办方、北京安博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苏长君的问题一抛出,立刻吸引了与会者的目光。
传统的网络安全一般是基于策略或者是特征,然而特征并不等于行为,用户可以使用合法的账户通过合法的行为而做一些非法的事情,例如已辞职员工使用其原来的账户通过VPN远程登录进公司内部的系统并盗取企业的业务敏感数据。
“下一代防火墙并不一定能防住下一代的威胁,只有通过对用户行为的学习,并利用动态的策略来匹配用户的行为,进行细粒度的响应,才能保证用户业务的连续性。所以现在安博通要做的,正是通过策略、行为和流量的可视,利用动态的策略配置、用户行为的分析和深度识别,以及敏捷响应来做到真正的‘看’透安全。”苏长君说。
让不懂安全的人看懂安全
“安全的本质就是风险控制体系,让各个层面的人都可以理解、执行安全,让每个使用网络的人有‘安全感’,我们的目标就是让不懂安全的人看懂安全。”苏长君说。
苏长君表示,需要明确的是,可视化网络安全技术并非是把界面做好,也不是就搞个大屏幕做一些飞来飞去的炫图,其最主要的是要整合各个层面的需求,实现动态的安全管理,在一个基于安全视角的平台上根据需要叠加各种各样的安全防御技术。
以乘客进站为例,一般普通乘客关心的过程是买票、取票、进站、上车,但对于车站的安全管控就不是这么简单了。需要按照管理和业务需求,划分不同的区域,在进站区域安装检测仪器,在站内区域和周边各个不同位置安装摄像头,重点区域还要有民警手动核查身份证,更核心区域还要安放武警等等。
“网络安全也是这样,而且网络访问更为复杂。”苏长君说,安全可视化的就是综合安全域、安全策略、合规基线等一系列与安全相关的因素,整合各个不同视角的安全可视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能够根据安全的视角叠加网络探针、网络回溯、业务质量分析等功能,以满足不同角度人对于安全的不同理解,从而对安全状况有感知,动态做出快速响应,防止危害进一步扩大,并迅速弥补漏洞。
当前,传统的网络安全还大部分停留在网络边界防护、漏洞检测和特征补丁上,这些手段都相对孤立,相对静态,而且只有专业人员看得懂,客户对此很茫然。
前几年,可视化技术也广泛应用在网络设备的管理上,俗称网管或运维平台,但网管的主要目标是对网络拓扑管理和网络节点的运行,目的是网络和资产的管理与维护,不是安全的视角。“所以,在传统的技术之上谈安全动态自适应、高级威胁防御、策略合规都是在浮沙筑高台,根本站不住脚。”苏长君说。
可视化不光“看外表”还要“看内在”
让不懂安全的人看懂安全,这是苏长君心中的一个梦。但如何看?却并非一句话能够说清楚。
将网络安全可视化,背后必须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撑,专业的网络分析、高性能的探针、海量存储、大数据分析等,已经对客户业务的深度理解和经验的积累才能够构建这样的安全可视化系统。
苏长君认为,网络安全是一套内外循环的“平衡”系统,需要我们将“内观”和“外察”有机地结合。他将“安全策略基线”的可视,分解为“网络、流量、业务域和身份”这四方面,并主张通过“行为可视、异常可视以及路径可视”,实现对网络安全状况的“侧写”。
“可视化作为一种更加友好直观的呈现手法与真正的可视或说可见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苏长君说,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可视”的价值不在于华丽的“可视化”的外表,而在于其真正对整体网络安全态势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能直观的让技术人员获得怎样的信息,只是单纯的数据流向以及攻击IP等数据的可视,不能就将其完全等价为“安全的可视”。
苏长君介绍,安博通打造的可视化网络安全技术架构,通过公网和内网部署的具有应用识别能力的探针,实现对数据中内容的提取;然后将端的数据通过安全通道传到“云”之后,在云端从用户的维度对诸如“行为、虚拟身份和访问网站”等有价值信息进行整合,并面对用户的业务进行可视化的呈现;最终通过策略、流量、用户和业务四个方面的可视,实现“可视”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