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Linux内核中的container

在Linux内核中广泛了应用了offsetof()宏和container_of()宏,offsetof()相对比较简单就不赘述了,主要讲讲对container_of()宏的一些疑惑,其作用是根据结构体内部某个成员的指针反推出整个结构体的地址,对于内核链表来说非常有用。

在linux内核中,对container_of是这样定义的

#define container_of(ptr, TYPE, MEMBER) ({const typeof(((TYPE *)0)->MEMBER) *__ptr = (ptr);\

(TYPE *)((char *)__ptr - offsetof(TYPE, MEMBER));})

1.将地址0强转成type *指针,取到成员member指针,然后再使用typeof来获取到member的类型,将结构体中变量ptr的指针保存到__ptr.

2.使用offsetof宏获取到member变量相对于结构体type的偏移量,这样将__mptr的值减去偏移量即是结构体的地址,然后再强转即得到结构体指针。

但我仔细研究发现,其实如果没有第一句代码,只有第二句代码同样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对此一直对第一句代码觉得疑惑,不知道这样做的含义是什么,因为在linux中不可能会有多余无用的代码。而网上大批关于讲述container_of宏的博客大多没有讲第一句代码存在的含义,都只是解释了代码的作用而已。

直到看到一篇博客写到使用__ptr的目的是在编译期间进行类型检测(第一句,赋值时如果类型不匹配会报告警),保证传入的成员地址与成员类型是匹配的,而在运行期间则和忽略中间变量__ptr是一样的。至此,疑惑全然解开,果然还是自己太年轻,想法不够成熟。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eed357d147f7b19be962f2a62c867ad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