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爱国卫生运动是永不过时的传家宝

  原标题:爱国卫生运动是永不过时的传家宝

  “要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爱国卫生运动是我们党把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成功实践”……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爱国卫生运动是如何持续开展的?此次疫情防控中爱国卫生运动的情况如何?怎样进一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胡善联。

  运动主题始终同人民群众健康紧密相连

  记者:如何评价新中国历史上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开展的情况?

  胡善联:爱国卫生运动是人类卫生发展史上的一项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新中国的卫生奇迹”。这项中国独创的运动,将中国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文化优势特别是群众运动优势转化为不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具体行动。

  新中国成立之初,医药卫生资源缺乏,群众卫生保健知识不足,疟疾、血吸虫病等传染病肆虐。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第二届全国卫生会议召开。毛泽东题词号召: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大会把“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确立为新中国卫生工作四大方针之一。同年,中央防疫委员会成立,后更名为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这阶段以除“四害”为中心,以卫生工作为抓手开展。

  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80年代起,爱国卫生运动提倡“五讲四美”,致力改变群众卫生习惯,树立讲文明的新风尚。国家推出多项卫生城镇评价标准,发动全国各地进行评选创建。进入21世纪,尤其是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发表《上海宣言》后,城市绿化标准、居民健康教育等概念更多融入爱国卫生运动中,创建卫生城市转化为探索建设健康城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台,也将爱国卫生运动逐渐提升到健康中国建设高度。

  回首近70年的爱国卫生运动,随着重点环境卫生问题、群众认识水平、社会经济基础的不同,其内涵、方式不断变化,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历史使命。但从当年的“除四害”“五讲四美”,到今年的“防疫有我,爱卫同行”,爱国卫生运动主题始终同人民群众健康紧密相连。如今,疾病防治、公共卫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问题,疾病防控是全社会共同责任,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也随之发生变化。

  打好“软硬件”组合拳,涵养文明素质

  记者:爱国卫生运动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胡善联:自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不论奔赴地方考察调研,还是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爱国卫生运动作出重要指示。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将爱国卫生运动与疫情防控紧密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打好“硬件”“软件”组合拳,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持续且重要的作用。

  从“硬件”来看,中央多次作出专门部署,推出硬举措、硬办法。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出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明确21个部门11个方面50项举措,推动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全国爱卫办印发《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强化市场环境整治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明确“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适时对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场所等进行曝光。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联络组不止一次赴湖北调研督导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爱国卫生运动工作,并组织相关座谈,加快推动中央一揽子卫生健康政策落地。

  此外,各地持续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实践。如江苏省张家港市把建设健康城市引入爱国卫生运动中,促使张家港市户籍人口基本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一人一档”,惠及百万市民。制定出台有利于健康方方面面的政策,将健康工作真正融入各项政策中,需要多部门协同。

  “软件”方面,爱国卫生运动进一步转化为与个人健康相关的行为自觉。习近平总书记5月24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出门佩戴口罩、垃圾分类投放、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看病网上预约等,正在悄然成为良好社会风尚。这些健康文明的做法要推广开来、坚持下去。

  近年日常生活尤其是这次疫情防控中,网上预约看病、消费线上支付、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分餐制用公筷等做法在各地日渐流行,不仅有利于切断疾病传播,而且有助于涵养文明素质。

  记者: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践为爱国卫生运动积累了哪些经验和启示?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heiqu.com/f889cd8cd210961447e4ef604c0bb2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