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 逻辑运算符(与、或)深入理解

  这次想分享的是 JS 当中的逻辑运算符与、或,也就是 &&|| ,初来乍到的同学们看到这里就会觉得没趣了,这玩意有什么好分享的,刚开始学 JS 的时候不就会了吗,我用了无数遍都没有什么问题啊。而有经验的同学可能会陷入沉思,难不成这其中会有什么奥秘所在?没错,别看这简简单单的几个运算符,虽然这是最基础的知识,但其中隐藏的奥秘却十分耐人寻味,接下来我就为大家一一揭开这简答的运算符背后的奇妙之处。

  基础的作用我就不说了,这两个符号是个程序员都能明白,这里首先我想先来说一说 JS 当中的隐式转换。

  众所周知,JS 在做逻辑判断的时候会自动将非布尔类型的值进行隐式转换,转换成布尔类型的值然后在进行逻辑运算。在初学 JS 的时候,都会讲到在隐式转换中,除了几个特定的假值,其他的均会转换成真值,这些假值有:

1 NaN; 2 ""; 3 undefined; 4 null; 5 0;

  有了这些隐式转换的规则,便构成了 JS 当中逻辑运算的核心基础。

  其实在 JS 当中,要说“逻辑运算符”其实并不完全正确,Kyle Simpson 在《You Don't Know JS》系列书当中提到:“与其说是‘逻辑运算符’,不如说是‘选择器运算符’。” 为什么大师要这样说呢?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被 JS 的表象给蒙蔽了,比如下面一段非常简单的代码:

1 if( "hello" && 0 ) { 2 console.log(true); 3 } else { 4 console.log(false); 5 }

  如果你对 JS 了解的不够深刻,你可能会这样解释这段代码:首先在逻辑判断中,"hello" 是一个真值,0 是一个假值,一个真值和一个假值进行与运算,结果为 false 。这也可能是大多数人的理解,但其实不然,其内部的原理可不止这么简单,因为 && 和 || 返回的并不是判断条件的真假 ,而是判断条件中的一个原始值。它将依次对条件判断中的值进行判断,如果是非布尔值,则转换成布尔值做判断,然后再根据判断条件来决定返回哪一个值。

  对于 && :该运算符返回条件语句中的第一个假值,如果所有的值都为真,则返回最后一个值,&& 也被称为 “守护运算符” 。比如下面一段代码:

1 var a = "hello" && "world"; 2 console.log(a); //world 3 var b = 0 && 1; 4 console.log(b); //0

  可以看出,逻辑运算符其实返回的并不是条件的真假,而是原始值。如果条件语句中有多个 && 运算符,则一样遵循以上原则,从左向右依次判断,如果遇到了假值,就返回该假值,如果所有值都为真,则返回最后一个值。

  对于 ||:该运算符与 && 运算符相反,它返回条件语句中的第一个真值,如果所有值都为假,则返回最后一个值。比如下面一段代码:

1 var a = "hello" || 0; 2 console.log(a); //hello 3 var b = 0 || NaN; 4 console.log(b); //NaN

  同样,|| 返回的也不是布尔值。如果有多个 || 则同样遵循相同的原则,从左向右依次扫描。

  讲到这里也就来到了本篇文章的核心,在 JS 当中,条件判断语句都是建立在隐式转换之上的,也就是说所谓的逻辑运算符,实际上是在条件判断语句中从左向右依次扫描,如果是一个布尔值,则判断该布尔值的真假,如果是一个非布尔值,则先对该值进行隐式转换,然后再判断真假,如果满足条件,则返回该值,如果没有满足条件值,则返回最后一个值,然后在对返回的这个值做判断,如果是一个布尔值,则直接判断,如果是一个非布尔值,则先隐式转换成布尔值,再做判断。所以我们也可以把 && 称为 “取假运算符” ,把 || 称为 “取真运算符” ,因为这两个运算符的实质都是取条件语句中的第一个真值或者假值,如果始终没有找到,则返回最后一个值。而这样的算法也恰好满足逻辑判断的需求,比如 && 运算符,如果所有的值都是真值,那么返回哪个值其实都无所谓,因为所有值都能够被隐式转化为 true ,而只要有一个假值,则判断条件不成立,所以会返回第一个遇到的假值。而 || 运算符,如果所有的值都是假值,返回任意一个都会被隐式转换成 false ,但只要遇到了一个真值,则判断条件成立,所以会返回第一个遇到的真值。&& 和 || 运算符都是 “短路” 的。

  所以我们可以自己实现一个逻辑运算的函数: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f94c99f73955f4d67e3f6d85945a113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