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项目中的proxyTable跨域问题小结

同源策略规定了如果两个 url 的协议、域名、端口中有任何一个不等,就认定它们跨源了。

跨域的解决方式有哪几种?

1.JSONP 是 JSON with padding(填充式 JSON 或参数式 JSON)的简写。

JSONP实现跨域请求的原理简单的说,就是动态创建<script>标签,然后利用<script>的src 不受同源策略约束来跨域获取数据。

JSONP 由两部分组成:回调函数和数据。回调函数是当响应到来时应该在页面中调用的函数。回调函数的名字一般是在请求中指定的。而数据就是传入回调函数中的 JSON 数据。
动态创建<script>标签,设置其src,回调函数在src中设置: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https://api.douban.com/v2/book/search?q=javascript&count=1&callback=handleResponse"; document.body.insertBefore(script, document.body.firstChild);

在页面中,返回的JSON作为参数传入回调函数中,我们通过回调函数来来操作数据。

function handleResponse(response){ // 对response数据进行操作代码 console.log(response) }

JSONP目前还是比较流行的跨域方式,虽然JSONP使用起来方便,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 JSONP 是从其他域中加载代码执行。如果其他域不安全,很可能会在响应中夹带一些恶意代码,而此时除了完全放弃 JSONP 调用之外,没有办法追究。因此在使用不是你自己运维的 Web 服务时,一定得保证它安全可靠。

JSONP 具有直接访问响应文本的优点,但是要想确认 JSONP 是否请求失败并不容易,因为 script 标签的 onerror 事件还未得到浏览器广泛的支持,此外它仅能支持 GET 方式调用。

2.cros跨域

整个CORS通信过程,都是浏览器自动完成,不需要用户参与。对于开发者来说,CORS通信与同源的AJAX通信没有差别,代码完全一样。浏览器一旦发现AJAX请求跨源,就会自动添加一些附加的头信息,有时还会多出一次附加的请求,但用户不会有感觉。

因此,实现CORS通信的关键是服务器。只要服务器实现了CORS接口,就可以跨源通信。

一个常用的完整的跨域头:

let express=require("express"); let app=express(); app.use(function(req,res,next){ //如果在webpack里配置了代理,那么这些响应头都不要了 //只允许8080访问 res.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http://localhost:8080'); //服务允许客户端发的方法 res.header('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GET,POST,DELETE,PUT'); //服务器允许的请求头 res.header('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Content-Type,Accept'); //跨域携带cookie 允许客户端把cookie发过来 res.header('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true'); //如果请求的方法是OPTIONS,那么意味着客户端只要响应头,直接结束响应即可 if(req.method == 'OPTIONS'){ res.end(); }else{ next(); } }); app.listen(3000);

3.hash + iframe

4.postMessage

5.WebSockets

后台只给我接口,不能修改后台,怎么跨域?

cli项目中的proxyTable跨域问题小结

在实际工作中,前后端配合并不是那么默契,如果后台只给我接口,不能修改后台,怎么跨域?
在vue项目和react项目中的config文件中,都有一个proxy代理设置,这个就是用来在开发环境下进行跨域的。对其进行设置就能实现跨域。

通过vue-cli脚手架搭建出来的项目,修改config文件夹下的index.js中的proxyTable就能实现:

cli项目中的proxyTable跨域问题小结

module.exports = { dev: { env: { NODE_ENV: '"development"' }, //proxy // 只能在开发环境中进行跨域,上线了要进行反向代理nginx设置 proxyTable: { //这里理解成用‘/api'代替target里面的地址,后面组件中我们掉接口时直接用api代替 比如我要调用'http://40.00.100.100:3002/user/add',直接写‘/api/user/add'即可 '/api': { target: 'http://news.baidu.com',//你要跨域的网址 比如 'http://news.baidu.com', secure: true, // 如果是https接口,需要配置这个参数 changeOrigin: true,//这个参数是用来回避跨站问题的,配置完之后发请求时会自动修改http header里面的host,但是不会修改别的 pathRewrite: { '^/api': '/api'//路径的替换规则 //这里的配置是正则表达式,以/api开头的将会被用用‘/api'替换掉,假如后台文档的接口是 /api/list/xxx //前端api接口写:axios.get('/api/list/xxx') , 被处理之后实际访问的是: } } },

让我们用本地起的服务来测试一下如何跨域 demo

0.用vue-cli搭建的脚手架,npm run dev 前端端口号一般是::8080

1.修改config文件中的index.js proxyTable:{}这段代码,替换掉即可:

module.exports = { dev: { proxyTable: { '/api': { target: 'http://localhost:8000', secure: true, changeOrigin: true, pathRewrite: { '^/api': '/api' } } },

2.自己写一个后台,使用express+node.js ,不设置任何跨域头,代码如下:

注意自己需要在当前文件夹下提前准备一个list.json的文件,用来读取数据,返回数据。fs.readFile('./list.json','utf8',cb)

cli项目中的proxyTable跨域问题小结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www.heiqu.com/ppzw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