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JavaScript语句的执行过程(2)

所谓代码块就是使用<script>标签分隔的代码段。JavaScript解释器在执行脚本时,是按块来执行的。通俗地说,就是浏览器在解析HTML文档流时,如果遇到一个<script>标签,则JavaScript解释器会等到这个代码块都加载完后,先对代码块进行预编译,然后再执行。执行完毕后,浏览器会继续解析下面的HTML文档流,同时JavaScript解释器也准备好处理下一个代码块。由于JavaScript是按块执行的,所以如果在一个JavaScript块中调用后面块中声明的变量或函数就会提示语法错误。

<script> alert(a); </script> <script> var a = 1; </script>

上面的这段代码,由于是两个代码块,先执行完第一个代码块,再执行第二个代码块。执行第一个代码块的时候,变量a没有声明,所以报错,报错信息是:a is not defined。

<script> var a = 1; </script> <script> alert(a); </script>

虽然说,JavaScript是按块执行的,但是不同块都属于同一个全局作用域,也就是说,块之间的变量和函数是可以共享的。所以,上面的这两个代码块运行的时候,虽然是两个代码块,但是第一段运行以后,a变量就存在了全局作用域中,此时运行到第二个代码块,输出的a变量就可以调用全局作用域中的a,所以没有问题。

4、借助事件机制改变javascript执行顺序

由于JavaScript是按块处理代码,同时又遵循HTML文档流的解析顺序,所以在上面示例中会看到这样的语法错误。但是当文档流加载完毕,如果再次访问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一般在页面初始化完毕之后才允许JavaScript代码执行,这样可以避免网速对JavaScript执行的影响,同时也避开了HTML文档流对于JavaScript执行的限制。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html4/loose.dtd">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title> <script>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alert(a); }; </script> <script> var a = 1; alert("bb"); </script> </head> <body> </body> <script> alert("cc"); </script> </html>

windows.onload = function()表示先在触发事件上加一个函数,并不立即执行,而是在整个页面都加载完成以后再开始执行该事件,及function。所以,在windows.onload执行之前,就已经把一些变量加载到了全局区中,所以没有问题。上面的输出结果是:先输出bb,再输出cc,最后输出a。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html4/loose.dtd">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title> <script>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alert(a); }; // 上面的onload不会执行,只会执行下面的onload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alert("onload2"); }; </script> <script> var a = 1; alert("bb"); </script> </head> <body> </body> <script> alert("cc"); </script> </html>

如果在一个页面中存在多个windows.onload事件处理函数,则只有最后一个才是有效的(如上面的代码所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所有脚本或调用函数都放在同一个onload事件处理函数中,如下面的代码所示: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HTML 4.01 Transitional//EN" "http://www.w3.org/TR/html4/loose.dtd"> <html>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title>javascript</title> <script> window.onload = function() { // 放到一起 alert(a); alert("onload2"); }; </script> <script> var a = 1; alert("bb"); </script> </head> <body> </body> <script> alert("cc"); </script> </html>

5、javascript输出脚本的执行顺序

在JavaScript开发中,经常会使用document对象的write()方法输出JavaScript脚本。document.write()方法先把输出的脚本字符串写入到脚本所在的文档位置,浏览器在解析完document.write()所在文档内容后,继续解析document.write()输出的内容,然后才按顺序解析后面的HTML文档。也就是说,JavaScript脚本输出的代码字符串会在输出后马上被执行。请注意,使用document.write()方法输出的JavaScript脚本字符串必须放在同时被输出的<script>标签中,否则JavaScript解释器因为不能够识别这些合法的JavaScript代码,而作为普通的字符串显示在页面文档中。但是,通过document.write()方法输出脚本并执行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不同JavaScript引擎对其执行顺序不同,同时不同浏览器在解析时也会出现Bug。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JavaScript语句的执行过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wgwzy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