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入门详解 (17)

   发现网卡ens36,自动配置的ip地址等都正确,尝试ping百度。成功:

[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ping PING (39.156.66.14) 56(84) bytes of data. 64 bytes from 39.156.66.14 (39.156.66.14): icmp_seq=1 ttl=51 time=107 ms 64 bytes from 39.156.66.14 (39.156.66.14): icmp_seq=2 ttl=51 time=70.8 ms 64 bytes from 39.156.66.14 (39.156.66.14): icmp_seq=3 ttl=51 time=64.0 ms 网络配置项

   罗列一些centos中常用的网络配置项命令即配置文件。

   在Linux中,所有永久的操作都必须通过文件修改。

   通过命令修改只能是本次关机前生效,下次开机后失效。

   首先是网卡配置,它的配置文件放在:/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网卡名。如果你已经能联网了,就不许要配置该文件了。

   网卡配置文件:

TYPE=Ethernet # 类型 BOOTPROTO=static # static dhcp DEFROUTE=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NAME=ens36 # 网卡名称 UUID=bf5337ab-c044-4af7-9143-12da0d493b89 DEVICE=ens36 # 和名称相同 PEERDNS=yes PEERROUTES=yes IPV6_PEERDNS=yes IPV6_PEERROUTES=yes ONBOOT=yes # 修改成 yes IPADDR=192.168.43.238 # Linux的IP地址,与物理机相同网段 NETMASK=255.255.255.0 # 子网掩码,与物理机相同 GATEWAY=192.168.43.1 # 默认网关,与物理机相同 DNS1=114.114.114

   想让配置文件成功,就需要重启网络服务:

[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 centos8采用新命令 nmcil c reload

   关于网络服务的守护进行永久开启与关闭:

[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chkconfig NetworkManager off # 关闭 [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chkconfig NetworkManager on # 打开

   关闭和开启网卡:

ifup [网卡名] # 立即启用网卡 ifdown [网卡名] # 立即关闭网卡

   查看网络配置:

[root@localhost network-scripts]# route -n Kernel IP routing table 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etric Ref Use Iface 0.0.0.0 192.168.43.1 0.0.0.0 UG 100 0 0 ens36 192.168.43.0 0.0.0.0 255.255.255.0 U 100 0 0 ens36 192.168.122.0 0.0.0.0 255.255.255.0 U 0 0 0 virbr0 # 第一行为网络出口配置 # 第二行和第三行为网络入口配置

   查看修改主机名:

hostname [新名字] # 如果不填名字则是查看主机名

   临时添加网关:

route add gw [ip地址] route add gw default [ip地址] # 添加默认网关

   永久修改DNS服务器:

vim /etc/resolv.conf

   本地HOSTS文件:

vim /etc/hosts

   防火墙相关:

iptables -F # 清空防火墙规则 service iptables stop # 关闭防火墙 软件服务 tar.gz与rpm

   在Linux操作系统中。有两种安装包,一种是tag.gz为后缀名的安装包,还有一种是后缀名为rpm的安装包。

   tag.gz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过,其实内部就是一些软件的源代码归档压缩而成,解压后执行./即可安装。这种被称为编译安装。

   为什么叫编译安装呢? 因为在计算机的内部执行的都是1和0这两个数字,所以所有的执行命令,其实都是在内存中经过字符编码转换为二进制数,在转换过程中进行安装即被称为编译安装。

   rpm安装包最早由红帽公司推出。与tag.gz安装包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本身已经是被编译好了的二进制,所以安装起来会省去字符编码转换的过程,CentOS官方已经帮忙编译了很多tag.gz的安装包为rpm格式。但是操作系统的开发商不会时时刻刻对这些软件进行升级和更新,如果想使用最新的最全面的软件体验。那么请使用tag.gz后缀的安装包。

tar.gz安装

   上面其实已经说过了,它的内部原理是将多个项目先进行归档后再进行压缩。

   一般来说我们只需要对其进行解包和解压即可:

tar xvf [被归档并压缩后的报名.tar.gz] -C [解包后的存放路径] rpm基础介绍

   使用rpm时,会先从本地找以提供的安装包。

   如果本地未找到,则会联网进行查找。

   连接并自动挂载含有将本地rpm安装包的光盘:

  

image-20210201191027471

   使用df命令查看该光盘的映射路径:

[root@localhost yunya]# df | grep 'sr' /dev/sr0 4276440 4276440 0 100% /run/media/yunya/CentOS 7 x86_64 # sr代表光盘

   查看该目录下Packages子目录下的项目:

[root@localhost Packages]# ls /run/media/yunya/CentOS\ 7\ x86_64/Packages/ | head -5 389-ds-base-1.3.5.10-11.el7.x86_64.rpm 389-ds-base-libs-1.3.5.10-11.el7.x86_64.rpm abattis-cantarell-fonts-0.0.16-3.el7.noarch.rpm abrt-2.1.11-45.el7.centos.x86_64.rpm abrt-addon-ccpp-2.1.11-45.el7.centos.x86_64.rpm

   现在,我们就可以看到Centos7.3中内置的一些rpm安装包,它的解读格式如下:

   以 . 来分段,倒着看更清晰:

   第1段是软件包的名称

   第2段是软件版本编号

   第3段软件包的修正次数

   第4段代表支持的平台

   第5段代表CPU架构

   最后一部分就是文件扩展名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wpjxx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