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Mybatis插件开发 (2)

深入理解Mybatis插件开发

StatementHandler代理对象

深入理解Mybatis插件开发

观察源码,发现这些可拦截的类对应的对象生成都是通过InterceptorChain的pluginAll方法来创建的,进一步观察pluginAll方法,如下:

深入理解Mybatis插件开发

遍历所有拦截器,调用拦截器的plugin方法生成代理对象,注意生成代理对象重新赋值给target,所以如果有多个拦截器的话,生成的代理对象会被另一个代理对象代理,从而形成一个代理链条,执行的时候,依次执行所有拦截器的拦截逻辑代码;

接下来看一下我们在编写拦截器的时候,一个典型的plugin方法实现方式,如下:

深入理解Mybatis插件开发

再进一步查看wrap方法,如下:

典型的动态代理实现,调用的是Proxy.newProxyInstance方法来生成代理对象。

深入理解Mybatis插件开发

以上逻辑对应的时序图如下,这里我们假设声明了两个拦截器,那么在创建target代理对象的时候,最终返回的代理对象proxy2,实际上代理了proxy1,而proxy1又代理了target,:

深入理解Mybatis插件开发

 拦截逻辑的执行

由于真正去执行Executor、ParameterHandler、ResultSetHandler和StatementHandler类中的方法的对象是代理对象(建议将代理对象转为class文件,反编译查看其结构,帮助理解),所以在执行方法时,首先调用的是Plugin类(实现了InvocationHandler接口)的invoke方法,如下:

首先根据执行方法所属类获取拦截器中声明需要拦截的方法集合;

判断当前方法需不需要执行拦截逻辑,需要的话,执行拦截逻辑方法(即Interceptor接口的intercept方法实现),不需要则直接执行原方法。

深入理解Mybatis插件开发

可以关注下Interceptor接口的intercept方法实现,一般需要用户自定义实现逻辑,其中有一个重要参数,即Invocation类,通过改参数我们可以获取执行对象,执行方法,以及执行方法上的参数,从而进行各种业务逻辑实现,一般在该方法的最后一句代码都是invocation.proceed()(内部执行method.invoke方法),否则将无法执行下一个拦截器的intercept方法。

以上逻辑对应的时序图如下,这里我们以执行executor对象的query方法为例,且假设有两个拦截器存在:

深入理解Mybatis插件开发

Mybatis插件开发例子

这里以分页插件为例,来了解下一般mybatis插件的编写规则,如下所示:

主要需要实现三个方法

intercept:在此实现自己的拦截逻辑,可从Invocation参数中拿到执行方法的对象,方法,方法参数,从而实现各种业务逻辑, 如下代码所示,从invocation中获取的statementHandler对象即为被代理对象,基于该对象,我们获取到了执行的原始SQL语句,以及prepare方法上的分页参数,并更改SQL语句为新的分页语句,最后调用invocation.proceed()返回结果。

plugin:生成代理对象;

setProperties:设置一些属性变量;

深入理解Mybatis插件开发

 小结

简单的说,mybatis插件就是对ParameterHandler、ResultSetHandler、StatementHandler、Executor这四个接口上的方法进行拦截,利用JDK动态代理机制,为这些接口的实现类创建代理对象,在执行方法时,先去执行代理对象的方法,从而执行自己编写的拦截逻辑,所以真正要用好mybatis插件,主要还是要熟悉这四个接口的方法以及这些方法上的参数的含义;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wpzxj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