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我直接在胜率所在的<th>标签中进行各种操作,但可想而知在进行一些边界情况的判断时,会出现各种含有player.weeklyWins, player.weeklyLosses等长命名变量的三元表达式。本来是出于便利考虑,却反而导致代码难以维护。因此新建了个一个bar组件,将胜负传入组件中,在bar组件内部用更语义化的方式实现,Bar.vue中模板部分代码如下:
<template> <div> <span v-if="!hasGame || win / total > 0" :style="{ width: 100 * win / total + '%' }" :class="hasGame? '':'no-game'"> {{ hasGame? (100 * win / total).toFixed(1) + '%':'无场次' }} </span> <span v-if="loss / total > 0" :style="{ width: 100 * loss / total + '%' }"> {{ win === 0? '0%':'' }} </span> </div> </template>
更好理解和维护了,不是吗?
在使用vue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框架中许多方法其实在内部最终是殊途同归。
例如我们可以直接在元素中执行一些对数据的操作,例如@click="show = !show",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对事件绑定方法,再在方法中操作数据,例如@click="toggle", toggle () { this.show = !this.show }。还比如我们可以用computed属性和watch属性实现很多相同的功能,接下来还将用computed去实现和filters相同的功能。
vue设计中的灵活性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在学习时,应该以搞明白不同方式在不同场景中的优劣为目标,实际运用时选择最好的那一种。
用filters实现需求
在例子中,players实际是一个5000条数据的数组,在不做任何处理时,将直接渲染出5000个<tr>,所以先赶紧过滤吧!
对于v-for循环,vue中提供了3中filters过滤数组,分别为filterBy, orderBy, limitBy,其功能对应了搜索/筛选、排序和分页,实现分别是使用了Array.filter, Array.sort(), Array.slice()。
这三种filters在使用时非常便利,只要在v-for后用|分离再添加对应的filters即可,这3中filter的具体参数可以查看官方API,这里不多做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实际的过程是先将被遍历的数组(例子中的players)依次通过过滤器,再将最后一个过滤器返回的数组进行v-for操作。
因此,filters放置的顺序是需要根据需求来调整的,也因为每种过滤器的内部实现效率不同,所以在需求优先级不明显时,应该以效率为优先。
注意:实际测试时,发现不论怎么过滤数组,handleBefore方法都没有再次执行,也就是说players数组并没有被改动过。
例如在我的例子中,我希望可以筛选出名字或者服务器包含了我所输入内容的玩家,并且将他们按照某种方式排序,最后的结果每页只显示20条。那么显然剪切数组永远应该放在最后一步,而排序和过滤在需求中没有明显的优先级。但是大部分情况下,sort的效率都要低于filter,所以我们先进行filter,减少数组长度,再sort。
有了这一思路之后,用于v-for的<tr>变为:
<tr v-for="player of players | filterBy query in 'name' 'realmName' | orderBy sort.key sort.val | limitBy 20 (page-1)*20" :class="player.factionId? 'horde':'alli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