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快速理解javascript中的事件模型

javascript中有两种事件模型:DOM0,DOM2。而对于这两种的时间模型,我一直不是非常的清楚,现在通过网上查阅资料终于明白了一些。

  一.  DOM0级事件模型

  DOM0级事件模型是早期的事件模型,所有的浏览器都是支持的,而且其实现也是比较简单。代码如下:

<p id = 'click'>click me</p> <script> document.getElementById('click').onclick = function(event){ alert(event.target); } </script>

  这种事件模型就是直接在dom对象上注册事件名称,这段代码就是在p标签上注册了一个onclick事件,在这个事件函数内部输出点击的目标。而解除事件则更加简单,就是将null复制给事件函数,如下:

document.getElementById('click'_).onclick = null;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dom0中,一个dom对象只能注册一个同类型的函数,因为注册多个同类型的函数的话,就会发生覆盖,之前注册的函数就会无效。

var click = document.getElementById('click'); click.onclick = function(){ alert('you click the first function'); }; click.onclick = function(){ alert('you click the second function') }

  在这段代码中,我们为dom对象注册了两个onclick函数,但是结果是只执行了第二个注册的函数,前面所注册的函数被覆盖了。

  二.   DOM2级事件模型

  1.  事件捕获和事件冒泡(capture,bubble)

  首先,IE8及以下是不支持这种事件模型的。事件捕获和事件冒泡的机制如下图:

带你快速理解javascript中的事件模型

  如上图所示,123代表事件捕获,4567代表事件冒泡。首先我们使用下面的代码:

<div id = 'outer' style = 'margin: 100px 0 0 100px; width: 200px;height: 200px; background: red;'> <div style = 'margin-left:20px; width: 50px;height:50px; background: green;'></div> </div>


  假设我们点击了ID为inner的div,那么此时的事件流程就是,首先执行捕获阶段:document-html-body-div(outer)。然后执行冒泡阶段:div(inner)-div(outer)-body-html-document。

  2.   DOM2级的注册事件和解除事件

  在DOM2级中使用addEventListener和removeEventListener来注册和解除事件(IE8及之前版本不支持)。这种函数较之之前的方法好处是一个dom对象可以注册多个相同类型的事件,不会发生事件的覆盖,会依次的执行各个事件函数。

  addEventListener('事件名称','事件回调','捕获/冒泡')。示例如下:

<div id = 'outer' style = 'margin: 100px 0 0 100px; width: 200px;height: 200px; background: red;'> <div style = 'margin-left:20px; width: 50px;height:50px; background: green;'></div> </div> <script> var click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nner'); click.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 alert('click one'); },false); click.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 alert('click two'); },false); </script>

  首先我们要知道addEventListenr的第一个参数是事件名称,与DOM0级不同的是没有”on“,另外第三个参数代表捕获还是冒泡,true代表捕获事件,false代表冒泡事件。

  而在这段代码中,我们为inner的div注册了两个click事件函数,结果是浏览器会依次执行这两个函数。
  下面我们演示如何使用事件流的发生机制。

<div id = 'outer' style = 'margin: 100px 0 0 100px; width: 200px;height: 200px; background: red;'> <div style = 'margin-left:20px; width: 50px;height:50px; background: green;'></div> </div> <script> var click = document.getElementById('inner'); var clickouter = document.getElementById('outer'); click.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 alert('inner show'); },true); clickouter.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 alert('outer show'); },true); </script>

  这段代码,我们使用了捕获事件,由于inner是嵌套在outer中的,所以我们知道当使用捕获的时候outer是应该首先捕获到这个事件的,其次inner才能捕获到这个事件。那么结果就是outer首先执行,其次是inner执行。

  那么我把outer的执行时机改为冒泡的阶段呢?

alickouter.addEventListener('click',function(){ alert('outer show'); },false);

  这种情况下,就是先执行inner后执行outer了。同理我们把二者的事件执行时机都改为冒泡阶段的话,依旧是先执行inner后执行outer。那么还有个问题,就是如果我们把inner注册两个click事件,一个是在捕获阶段,另一个是在冒泡阶段,也就是说把addEventListenter的第三个参数分别设置为false和true,那么执行的顺序又是怎样的呢。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wydjw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