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在路由缓存中没有查找到缓存项时,会进行路由表查询,还是以IP层协议中的代码段为例[net/ipv4/route.c],fib_lookup()会在MAIN和LOCAL两张表中进行查找。
if ((err = fib_lookup(net, &fl, &res)) != 0) { if (!IN_DEV_FORWARD(in_dev)) goto e_hostunreach; goto no_route; }
如果主机配置成了支持转发,则无论在路由表中找到与否,都会生成这次查询的一个缓存,包括源IP、目的IP、接收的网卡,插入路由缓存中:
hash = rt_hash(daddr, saddr, fl.iif, rt_genid(net)); err = rt_intern_hash(hash, rth, NULL, skb, fl.iif);
不同的是,如果在路由表中查询失败,即数据包不是发往本机,也不能被本机转发,则会设置插入路由缓存的缓存项u.dst.input=ip_error,而u.dst.input即为IP层处理完后向上传递的函数,而ip_error()会丢弃数据包,被发送相应的ICMP错误报文。不在路由表中的路由项也要插入路由缓存,这可以看作路由学习功能,下次就可以直接在路由缓存中找到。
rth->u.dst.input= ip_error; rth->u.dst.error= -err; rth->rt_flags &= ~RTCF_LOCAL;
但如果主机不支持转发,即没有路由功能,则只有在找到时才会添加路由缓存项,都不会生成路由缓存项。这是因为在LOCAL表中没有找到,表明数据包不是发往本机的,此时缓存这样的路由项对于主机的数据包传输没有一点意义。它只需要知道哪些数据包是发给它的,其余的一律不管!
路由查询整合起来,就是由ip_route_input()引入,然后依次进行路由缓存和路由表查询,并对路由缓存进行更新。路由缓存在每个数据包到来时都可能发生更新,但路由表则不一样,只能通过RTM机制更新,LOCAL表是在网卡配置时更新的,MAIN表则是由人工插入的(inet_rtm_newroute)。
ip_route_input()
- 路由缓存查询
- 路由表查询:ip_route_input_slow() -> fib_look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