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JavaScrpit中异步请求Ajax实现方法

在前端页面开发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到Ajax请求,异步提交表单数据,或者异步刷新页面。

一般来说,使用Jquery中的$.ajax,$.post,$.getJSON,非常方便,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只因为需要ajax功能而引入Jquery比较不划算。

所以接下来便用原生JavaScrpit实现一个简单的Ajax请求,并说明ajax请求中的跨域访问问题,以及多个ajax请求的数据同步问题。

JavaScript实现Ajax异步请求

简单的ajax请求实现

Ajax请求的原理是创建一个XMLHttpRequest对象,使用这个对象来进行异步发送请求,具体实现参考下面代码:

function ajax(option) { // 创建一个 XMLHttpRequest 对象 var xhr = window.XMLHttpRequest ? new XMLHttpRequest() : new ActiveXObject("Microsoft.XMLHTTP"), requestData = option.data, requestUrl = option.url, requestMethod = option.method; // 如果是GET请求,需要将option中的参数拼接到URL后面 if ('POST' != requestMethod && requestData) { var query_string = ''; // 遍历option.data对象,构建GET查询参数 for(var item in requestData) { query_string += item + '=' + requestData[item] + '&'; } // 注意这儿拼接的时候,需要判断是否已经有 ? requestUrl.indexOf('?') > -1 ? requestUrl = requestUrl + '&' + query_string : requestUrl = requestUrl + '?' + query_string; // GET 请求参数放在URL中,将requestData置为空 requestData = null; } // ajax 请求成功之后的回调函数 xhr.onreadystatechange = function () { // readyState=4表示接受响应完毕 if (xhr.readyState == ("number" == typeof XMLHttpRequest.DONE ? XMLHttpRequest.DONE : 4)) { if (200 == xhr.status) { // 判断状态码 var response = xhr.response || xhr.responseText || {}; // 获取返回值 // if define success callback, call it, if response is string, convert it to json objcet console.log(response); option.success && option.success(response); // 调用成功的回调函数处理返回值 // 可以判断返回数据类型,对数据进行JSON解析或者XML解析 // option.success && option.success('string' == typeof response ? JSON.parse(response) : response); } else { // if define error callback, call it option.error && option.error(xhr, xhr.statusText); } } }; // 发送ajax请求 xhr.open(requestMethod, requestUrl, true); // 请求超时的回调 xhr.ontimeout = function () { option.timeout && option.timeout(xhr, xhr.statusText); }; // 定义超时时间 xhr.timeout = option.timeout || 0; // 设置响应头部,这儿默认设置为json格式,可以定义为其他格式,修改头部即可 xhr.setRequestHeader && xhr.setRequestHeader('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charset=utf-8'); xhr.withCredentials = (option.xhrFields || {}).withCredentials; // 这儿主要用于发送POST请求的数据 xhr.send(requestData); }

上面的代码中有详细的注释,ajax的原理很简单,总的来说就是使用XMLHttpRequest对象来发送数据。这儿对这个对象进行补充说明。

代码中用了很多布尔表达式的短路特性代替条件语句的写法,善用布尔表达式的短路特性能让大量简单的条件语句简化。^_^

XMLHttpRequest对象的基本属性

readyState属性有五个状态值:

0:是uninitialized:未初始化。已经创建了XMLHttpRequest对象但是未初始化。

1:是loading:已经开始准备好要发送了。

2:是loaded,:已经发送,但是还没有收到响应。

3:是interactive:正在接受响应,但是还没接收完。

4:是completed:接受响应完毕。

responseText:服务器返回的响应文本。只有当readyState>=3的时候才有值。当readyState=3,返回的响应文本不完整,只有readyState=4,接收到完整的响应文本。 responseXML:响应信息是xml,可以解析为Dom对象。 status:服务器的Http状态码,若是200,则表示OK,404,表示为未找到。 statusText:服务器http状态码的文本。比如OK,Not Found。

XMLHttpRequest对象的基本方法

open(method,url,asyn):打开XMLHttpRequest对象。其中method方法有get,post,delete,put。url是请求资源的地址。第三个参数表示是否使用异步。默认情况是true,因为Ajax的特点就是异步传送。若使用同步则false。 send(body):发送请求Ajax。其中发送的内容可以是需要的参数,若是没有参数,直接send(null)

使用方法

直接调用上面定义的ajax函数,传送相应的选项和参数即可。

ajax({ url: '/post.php', data: { name: 'uusama', desc: 'smart' }, method: 'GET', success: function(ret) { console.log(ret); } });

跨域请求问题

使用ajax请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跨域请求。 在没有使用特殊手段的情况下,跨域请求:请求其他域名和端口下的URL资源的时候,会报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相关的错误。其主要原因是浏览器的同源策略限制,浏览器规定不能跨域请求资源。

解决办法

内容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https://www.heiqu.com/wywgxj.html